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巩俐
巩俐是享誉华人世界的国际影后,主演了《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满城尽带黄金甲》《周渔的火车》等一系列经典影片。
她两次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两次夺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殊荣。
巩俐情途坎坷,与张艺谋分手后,她于1996年与中国香港的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区总裁黄和祥结婚,婚后两人没有孕育宝宝。
2009年,巩俐与黄和祥离婚,结束了为期13年的婚姻。而今两人已离婚13年了,彼此的命运截然不同……
01巩俐身高1.69米,亭亭玉立,漂亮惊艳,她哪怕穿条牛仔裤,梳个马尾,也掩饰不住巨星的光彩。
《红高粱》海报
巩俐与姜文《红高粱》剧照
她成名很早,上世纪80年代一直红到现在,至今一举一动都是新闻。
1987年,巩俐因主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红高粱》一举成名。《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的,巩俐在片中饰演“九儿”,姜文扮演“余占鳌”。
该片荣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也是首部获此殊荣的亚洲电影。
《红高粱》是巩俐和张艺谋的经典代表作。此时巩俐才22岁,还是中戏表演系的一名学生。
1991年,在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巩俐饰演女一号、四太太“颂莲”。该片是根据作家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获得过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银狮奖”,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奖。
巩俐《秋菊打官司》海报
因为在片中的精彩出演,巩俐一举荣膺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2年,巩俐又主演了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这部影片同样在国际影坛引起巨大反响,巩俐一举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巩俐与张艺谋是一对黄金搭档,彼此互相成就。两人的恋情一度轰轰烈烈,然而最终巩俐却与张艺谋分手,嫁给了黄和祥。
巩俐与黄和祥如何相识相恋?两人婚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围城风景?巩俐与法国丈夫米歇尔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今天,“细品名人”今天在这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巩俐的人生画卷……
小时候的巩俐(前中)与父母和哥哥、姐姐
1965年12月31日,巩俐出生于沈阳市,她还不满1岁时,父母调往山东工作,举家迁往济南定居。
巩俐的父亲巩力泽在山东大学经济系任教,母亲赵英是一家国企的财务人员。巩俐有3个哥哥1个姐姐,后来姐姐因乳腺癌离世。
巩俐在济南市二中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她早早就确定了人生方向,那就是将来当一名演员。
1983年巩俐高考落榜,在父亲的介绍下,她到山东出版社下属的图书馆当临时工。
她一边打零工一边复习功课,准备来年参加高考。
巩俐与启蒙恩师尹大为
1984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巩俐认识了著名导演尹大为,他是巩俐演艺事业最重要的启蒙人。
尹大为1960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执导了《守护生命的天使》《影后胡蝶》《北京女人》《保密局1949》《温州人在巴黎》等众多影视剧。
尹大为给巩俐讲述了一些影视圈拍戏的趣事,这越发坚定了巩俐当演员的决心。
在尹大为的指导下,巩俐的台词、小品、形体语言等都有了大幅提升。
02
巩俐
1985年,巩俐再次参加高考,文化成绩离中戏表演系分数线相差11分。负责招生的老师觉得巩俐的个人条件太优秀了,实在不忍心放弃她。
于是招生组的几位老师联名给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写了一封信,说巩俐是特殊人才,要求特别照顾,颇格录取巩俐。
艺术教育司的批复很快下来了,批准了中戏的申请。于是巩俐幸运地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学生。
后来的事实证明,招生老师的眼光是毒辣的,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执着,巩俐就被埋没了。巩俐将这份情铭记在心,以感恩之心对待老师,对待艺术。
早年巩俐与张艺谋
1987年,巩俐在中戏上大二时,因主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一举成名。拍摄期间,情窦初开的巩俐爱上了才华横溢的张艺谋。
而巩俐的青春美丽,及对艺术的敏感和执着,也深深打动了张艺谋。两人堪称事业和心灵上的知己。
张艺谋1950年出生于西安,比巩俐大15岁。1978年,张艺谋与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的肖华结婚了,1983年女儿张末降生。
按理说,像张艺谋这样有老婆有女儿的已婚男人,应该抵制外界的诱惑。张艺谋挣扎过,但最终在感情面前缴械投降。
张艺谋与肖华和女儿张末
1988年,张艺谋向肖华提出离婚。肖华在家任劳任怨地照顾女儿,打理家庭,没有任何过错,她仿佛遭遇晴天霹雳。
父母坚决不同意张艺谋与肖华离婚,张艺谋的父亲张秉钧千里迢迢坐火车赶到北京,跪求巩俐离开自己的儿子。
张秉钧还以断绝父子关系威胁张艺谋,要求他与巩俐分手,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当时张艺谋与巩俐的爱情达到了沸点,谁也离不开谁。
1988年12月,张艺谋与肖华离婚了,女儿张末跟随肖华生活。肖华这一生很悲情,因为受的伤害太深,她没有再涉足感情,一直孤身到老。
巩俐
张艺谋离婚后,巩俐与他正式以情侣身份同进同出。此后巩俐又与张艺谋合作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多部影片,两人互相成就,共同闪耀在华语影坛。
那时巩俐一心想与张艺谋结婚,但张艺谋觉得再婚对女儿伤害会更大,加上有着恐婚心理,他拒绝与巩俐结婚。
031995年,巩俐已经30岁了,父母焦虑不堪,希望女儿早日与张艺谋走进婚姻。
这年6月,张艺谋在上海一家宾馆改剧本,巩俐与哥哥去找他。巩俐的哥哥问他什么时候给妹妹婚姻,张艺谋表现得非常烦躁,态度也不太好,这让巩俐深受伤害。
巩俐与张艺谋
家里人都不愿巩俐这样不明不白地跟着张艺谋,这年秋天,巩俐忍痛与张艺谋分手了。
失恋对巩俐的打击很大,心灰意冷的她抵触爱情。然而经不住父母和哥哥的催促,巩俐将失恋的心痛埋在心底,开始寻找爱情。
这些年父母和哥哥为自己操了很多心,巩俐不愿让他们再难过。
巩俐与张艺谋分手不久,应邀赴香港担任京港汽车拉力赛的嘉宾。在香港著名财经女作家梁凤仪的介绍下,巩俐认识了黄和祥。
黄和祥比巩俐大15岁,时任香港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区总裁。他出身于新加坡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教师,黄和祥靠自己一步步奋斗,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巩俐与黄和祥
他有过一次失败婚姻,与前妻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认识巩俐时,黄和祥已离婚多年,处于单身状态。他对巩俐一见钟情,小心翼翼的呵护她。
当天活动结束后,香港数十家媒体围住巩俐,问她为什么要与张艺谋分手。巩俐的眼泪流了出来,不知该如何回答。
黄和祥对媒体记者说:今天大家只谈汽车,不要问无关的话题。随即他与工作人员将巩俐送回宾馆。
巩俐回京后,黄和祥对她展开疯狂追求。在黄和祥眼里,巩俐是完美女神的化身,这样的天使怎能没有男人去爱?怎么能流泪?
巩俐
黄和祥的普通话不好,为了与巩俐正常交流,他努力学习普通话,还特意飞到北京看望巩俐。
当时巩俐正处在失恋的痛苦中,黄和祥的温情和爱,给她的内心注入阳光,她接受了这个男人的感情。
平心而论,黄和祥虽然风度翩翩,事业有成,但不是巩俐欣赏的那类男人。巩俐喜欢浪漫多情,有才华的文艺男。
应该说,黄和祥是在特殊时期闯入巩俐生活的,如果没有巩俐与张艺谋痛苦分手的那一章节,巩俐不会接纳黄和祥,这似乎为婚姻的悲剧埋下了注脚。
04
巩俐与黄和祥婚礼
1996年2月15日,巩俐与黄和祥在香港匆匆结婚。婚后巩俐随丈夫去香港生活。
这时巩俐已经31岁了,父母催促她孕育宝宝。于是巩俐淡出影坛回归家庭,想为丈夫生下一儿半女。
然而天不遂人愿,巩俐与黄和祥的身体没有器质性疾病,但巩俐就是怀不上宝宝。为此,巩俐中药西药连着吃,也没能奏效。
负面情绪来袭,巩俐不免心情暗淡。黄和祥总是耐心开导巩俐:宝宝来了我们欢迎,要是没来,我们也不要纠结。有没有孩子,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幸福。
巩俐
话虽这样说,但巩俐觉得没有孩子,生活始终不完美。
2000年,巩俐已经35岁了,依然没能孕育宝宝。
谁知就在这年,因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黄和祥的事业遭受重创。不久,黄和祥离开了英美烟草公司,他在公司没有股份,只是个高级打工人。
失去了丈夫这份收入,巩俐只得复出拍戏,挣钱维持家庭的高额开支。这年秋天,巩俐接拍孙周执导的影片《周渔的火车》。
拍摄期间,媒体传出了巩俐与孙红雷的绯闻。有网友说,巩俐去孙红雷哈尔滨老家过小年,随后两人又共游巴黎。
巩俐、孙红雷剧照
为此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但巩俐和孙红雷始终没有正面回应。
黄和祥离开英美烟草公司后,一直赋闲在家。他与巩俐有过约定:彼此互不干涉对方的工作。因此,黄和祥即便在家里再无聊,也不去剧组探班。
2002年,巩俐的妈妈赵英在北京家中摔了一跤,导致骨折。巩俐在北京陪伴妈妈一段时间,黄和祥偶尔也会过来看望岳母。
因为家里琐事太多,巩俐没有心思接戏。不久,巩俐的婆婆又因为中风下肢瘫痪,巩俐与丈夫将婆婆接到北京的康复中心接受治疗。
巩俐与母亲
婆婆一直在医院里住了4个多月,花费了一大笔钱。雪上加霜的是,这时巩俐又被两位最信赖的朋友骗去了40多万元。
2004年,母亲和婆婆的身体好转后,巩俐又开始出去拍戏。从这年起,巩俐又相继主演了《2046》《艺妓回忆录》《迈阿密风云》等多部影片。
自从黄和祥失去工作后,巩俐独自撑起了养家的责任。这年10月,黄和祥进入亚信卓越基金会工作,担任亚洲区总裁,巩俐与丈夫又开始各忙各的。
052006年,巩俐接拍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巩俐接戏从不与丈夫商量,她没有告诉丈夫一声,就跟剧组签了合同。
巩俐与张艺谋
多年后巩俐再与张艺谋合作,引发媒体疯狂炒作。有的媒体为博眼球,说巩俐与张艺谋复合了。有的媒体还编造谣言,说巩俐与张艺谋在拍戏期间关系暧昧。
这些满天飞的舆论难免影响了黄和祥的心情,虽然他相信巩俐,但外界的报道多了,他心里有了阴影。
2008年,黄和祥已经58岁了,巩俐也43岁了,对孕育宝宝已不再渴望。人到中年的他们婚姻出现审美疲劳,没有了激情;加上没有孩子做纽带,巩俐与黄和祥的心有了间隙。
巩俐与黄和祥一向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她对丈夫的工作不感兴趣,黄和祥对巩俐拍戏也不感兴趣,平时在家里夫妻俩竟相对无言。婚姻中仅有责任是不够的,巩俐与黄和祥越来越觉得婚姻成了鸡肋。
巩俐与黄和祥
2009年,巩俐与黄和祥平静友好地离婚了。担心媒体炒作,两人隐瞒了离婚的事实。直到2012年,两人离婚3年后,黄和祥接受媒体采访时才说出了两人离婚的事实。
一时间,有关巩俐与黄和祥离婚的原因满天飞,两人都没有正面回应。
失恋又失婚,让巩俐的心情变得很糟糕,她整整用了3年时间才走出失婚阴影。
巩俐的个人问题一直牵挂着家人的心,他们希望巩俐再成一个家。哥哥一见面就催婚,这让巩俐觉得自己的个人问题,不是她一个人的事。
2017年,巩俐在法国拍摄一款化妆品广告时,在一位演员朋友家里认识了法国男人米歇尔。
巩俐与米歇尔
米歇尔1948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比巩俐大17岁。他身高1.80米,是著名的演奏家、作曲家、电子乐大师。
米歇尔有过3次失败婚姻,几个孩子都跟随前妻生活。
虽然人到中年,但米歇尔不乏法国男人的浪漫与幽默,巩俐在外地拍戏时,米歇尔不打招呼就赶过去,给巩俐制造小惊喜小浪漫。
在米歇尔的追求下,2018年巩俐接受了米歇尔的求爱。2019年,巩俐与米歇尔结婚了,54岁的巩俐没有了孕育宝宝的念头,与米歇尔享受二人世界。
06
巩俐
巩俐在外面拍戏,米歇尔会去探班。米歇尔出去工作,巩俐也会陪在身边。
米歇尔帅气、浪漫、多情,是巩俐喜欢的那类男人。
2022年,巩俐与米歇尔已经结婚3年了。57岁的巩俐身材苗条,头发乌黑,脖子和脸部的皮肤白皙紧致,看起来相当年轻。
婚姻是一个女人最好的美容品,从巩俐的外表就可以看出,她与米歇尔的再婚生活和睦幸福。
那么黄和祥与巩俐离婚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人生状况?
巩俐与黄和祥
2009年,黄和祥与巩俐离婚时已经59岁了。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到了这个年纪,黄和祥对爱情已心灰意冷,决定孤身到老。
退休后,黄和祥还在香港一家公司兼职,平时一个人深居简出。他与前妻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早已成家了,都在新加坡生活。
在儿女成长的过程中,黄和祥的父爱一直没有缺席。小时候儿女对他与母亲离婚有怨言,但儿女结婚成家后,完全理解了父亲。
现在父亲老了,孤身一人在香港,儿女经常过去陪伴黄和祥。遇到年节,儿女会打电话让黄和祥去新加坡团聚。
巩俐
巩俐与米歇尔
晚年的黄和祥变得有些脆弱,在感情上依恋儿女。
2022年,黄和祥已经72岁了,儿女要求他回新加坡养老,他将香港的房产出租,回新加坡伴随儿女。
晚年的黄和祥孤身一人,幸亏他有一儿一女,总算在感情上有所寄托。
巩俐与黄和祥离婚13年后,她嫁法国丈夫,再婚生活平稳幸福。而72岁的黄和祥一直没有再婚,晚年依恋一双儿女。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巩俐在电影界的地位有多高?你怎么看?
近期,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里,章子怡回忆,自己和巩俐拍电影《艺伎回忆录》时,被巩俐扇巴掌。
两人在开拍前讨论,决定真打巴掌,不然来来回回打都不真实。
当时我们都是来真的,那个镜头拍了7、8条,我回家卸妆后,脸上都是嘴巴印子。
巩俐对自己演绎的人物,有一种深入灵魂的信念感。
她说过:“我没有放弃任何镜头,哪怕半秒钟都不能松懈。”
每次入戏时,巩俐都有种感觉,她扮演的人物一直在看着她、围绕着她,对她说:“我有一个故事,你帮我演给大家看。”
电影上映时,她也会觉得,这个人物的灵魂也会来看电影,“看我演的她”。
融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巩俐很喜欢演员罗伯特·德尼罗的一句话,要想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光要扮演她,而是要努力成为她。
当我接下一个角色时,一定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准备过程,不会随便应付。
她一定要一点一点过戏,问导演很多问题,弄明白剧情的来龙去脉,再回去琢磨,想完了还要跟导演再谈,翻来覆去好几次。
如果台词或者情节不对,她就会一直坚持不懈地跟导演谈。
我坐在你办公室,就在那儿等,你没时间,我有时间。我一定要问你为什么情节是这样子的。你把我说服了没问题,说不服我那你就改。
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巩俐会去体验生活,认真揣摩人物的性格、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
拍《红高粱》之前,巩俐在山东潍坊的高密住了两个月。
每天,她都要练挑水,一边的肩膀被扁担磨破了,就换另一边继续挑。
“不能用空桶假装,会左右摇晃,而有水的桶是上下颠簸的。”电影里的那一片高粱都是她们亲手种出来的,演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融入环境。
拍《艺伎回忆录》时,为了了解日本文化,她花了一个半月体验生活。
在5个月的拍摄期间,她每天练习扔扇子几千下,在电影中的扇子舞表演达到了专业水平,“后来真的感觉自己变得有点疯狂”。
电影《艺伎回忆录》剧照
《三打白骨精》中,为了演好白骨精,她看了许多国内外关于妖精、吸血鬼的书,还自创了“无呼吸法表演”,“观众看不到白骨精的呼吸,因为妖精不需要这些”。
张艺谋导演《归来》,女主角冯婉瑜的唯一人选就是巩俐。
“你确定让我演吗?这个角色很难把握。”
“只有你能演,你就开始准备吧。”
她在杨澜的访谈中说:
《归来》中的冯婉瑜,是我演过最难的角色,没有之一。如果这个角色演好了,我才觉得我是个好演员。
这个角色特别困难,她患上了失忆症,演不好的话,可能就成了一个四不像。你不可以把它演成一个神经病,或者特别夸张的人,因为她这个病很特殊。
为了传神地表达人物,巩俐到老人院,和失忆症病人一起相处了两个月,用心感受他们的状态和生活。
她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陆焉识用钢琴弹了一段《渔光曲》,想要唤醒冯婉瑜的记忆。
走到楼梯口的冯婉瑜听到琴声,眼中闪光,有所触动,激动地走上楼。
望着陆焉识弹钢琴的背影,她眼含泪光,充满柔情。她慢慢靠近,把手轻放在他的左肩上,仿佛就要认出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丈夫。
钢琴曲停止了,陆焉识颤抖地抽泣着,转过身,泪流满面地抱住她。片刻间,她眼中的爱意消失了,又流露出了生疏与敌意,她不仅认不出来他,还猛推了他一把。
“演这场戏的时候,他背对着我在弹琴,我不知道陈道明的表情。当他回头看到我的样子以后,他受不了了,我看到他的表情,我也受不了了,现场的人也都哭了。”
深入灵魂的演技,让她成为世界影史上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戛纳、柏林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是首位担任这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是首位两度担任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戛纳电影节官方曾公开表示:“巩俐是戛纳的女儿。”
2016年,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红毯上,戛纳官方给了巩俐“清场待遇”。
从出场到走上台阶,整张30米的红毯上,只有巩俐一个人,官方镜头近2分钟都一直聚焦在她身上,主持人还两次大喊“Gong Li”,创下华人影星在开幕式红毯的最高礼遇,也是对她30年电影生涯的肯定。
巩俐亮相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红毯
12月31日,她迎来52周岁生日。即使到了天命之年,她精致的脸庞、端庄的气质、曼妙的身材,丝毫不惧岁月的侵蚀。
没有困难就不会成长
无论是出席戛纳、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还是拍摄时尚海报,巩俐的眼睛里一直有种无所畏惧的光,哪怕曾经几次考艺校都失败,哪怕感情曲折饱受非议,也仍然不能把她眼睛里的傲气夺走。
这与家庭的教育有关系。家里五个孩子中,巩俐是最小的,可是家人从来不娇惯她,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
与《秋菊打官司》的情节惊人地相似,文革后,巩俐的妈妈也去北京告过状,为自己平反。
妈妈特别要强,要自己写信自己去告,坐火车硬座一路到北京,最后还告赢了,所以妈妈和爸爸对我的影响很大。
妈妈一直跟她讲,你想考表演就要靠你自己,不要靠我们。
高中时,巩俐就自己到处跑了,在火车上站一晚上到北京、上海考试。
1983年,巩俐高考落榜。她没放弃,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复习文化课,准备再次高考。
两年后,巩俐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但她的高考分数与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线还差了11分。
中戏招生组的老师们都为她惋惜,写了一份报告呈交上级部门,申请对特批录取巩俐,获得了通过。巩俐进入了中戏表演系。
“所以那时候就已经什么都不怕,觉得没有困难也不会成长。”
1994年,巩俐和葛优代表张艺谋的《活着》来到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我是要代表导演领评委会大奖的,但那天早些时候,我接到电话说我父亲去世了。而这部电影叫‘活着’。”
巩俐亮相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她上台了,没有说明那天她的父亲刚刚去世:
我父亲非常希望看到这部电影,因为他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但他没看到这片,因为他病了。
她走下台,哭了很久说:“我想明天就回家。”
“你不能回去,因为你还有很多专访要做。你也不能在专访期间情绪化,因为这是你的工作。”工作人员告诉她。
那一刻,她懂得,身为演员,在获得巨大的声誉的同时,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生活和职业必须分得很清楚。
“生活中出现任何问题,也不能把它们带到片场,因为你正在表现另一个人物。如果你那么做了,就不能聚精会神。”
每个人都需要情感
在荧幕上,巩俐扮演的女性大多勇敢坚韧、敢爱敢恨;在红毯上,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霸气让人折服;但在爱情中,她却是个容易流泪的女人。
巩俐渴望爱情,她渴望那个与她默契相投的人,能够给她一个家,白头偕老。
巩俐刚进入中戏的第二年,也是张艺谋导演生涯的开端,他们相遇了。
在电影之路上,他们互相扶持、互相成全。
这八年,两人创作灵感井喷,《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几部经典作品,让张艺谋从籍籍无名一跃成为世界级别的导演,也把巩俐送上了世界三大电影节的红毯,成为“东方最美女明星”。
轰轰烈烈的8年爱情,却没有等来她想要的结果。
巩俐的妈妈在采访时回忆了事情的经过。
1993年前后,巩俐到上海城隍庙算卦,算卦人让她最好在30岁前就结婚。
巩俐去问张艺谋,张艺谋眉头一皱说:“结婚?我从来没想过。”巩俐一听,委屈得当场就哭了。
当时她和张艺谋正在江苏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休整期间,小俐回家来,我就发现她精神状态非常不好,两眼发直,时不时地眼圈发红。”
妈妈十分焦虑,几次问她。
巩俐只有一句话:“我要结婚。”
妈妈急急地反问:“你要和谁结婚?”
巩俐愣愣地回答:“不知道!”
妈妈心里全明白了,这是和张艺谋闹别扭了。
巩俐的二哥专程找张艺谋慎重地谈结婚的事,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你为什么非得看重这张纸呢?”
张艺谋说完一扭身走了。巩俐的心也凉透了。
后来,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但谈到他,巩俐还是忍不住流泪。
1996年,两人在戛纳电影节相遇,记者问起两个人还会不会合作,张艺谋沉默不语,巩俐泪如雨下。
2006年3月,两人分手十一年后再度合作。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电影发布会上,张艺谋提及,在十四年前,他曾经在长城上许愿,一定要让巩俐演一次女皇——巩俐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今年,巩俐出席活动,一袭白裙的她,笑容迷人。在见到张艺谋的瞬间,她却突然泣不成声。
就算过了20多年,她依然无法释怀。
让人心酸的是,巩俐近几年在采访中谈到对婚姻的理解时,与之前有了改变。
不一定要结婚,有一个很好的伴也挺好的。婚姻只是对社会和心的保障,只是一张纸而已,情感还是需要两个人去维持。如果说有了这张纸就可以白头到老,那这只是一个童话。
也许,她是看开了;也许,她一直忘不了他。
分过手、离过婚,也无法泯灭她对爱情的向往。
近几天,巩俐被拍到与法国男友电子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一起牵手逛街,挑选钻戒。
《归来》中冯婉瑜和陆焉识长久而坚定的爱情,让巩俐感慨:“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情感在心中,才会过得有意义,特别是女生,每个女人都希望不会后悔这一生。”
数量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巩俐的个性很直接,最可爱的一点是,她可以把最复杂的要求,用自己很简单的思维单纯化。
与巩俐合作20年的经纪人曾敬超说,任何外在的评论都影响不了她,她对所有绯闻都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就跟她妈妈一样,她妈妈说,这些东西不要看,她就把八卦杂志都丢到一旁。”
在复杂的电影圈环境下,巩俐的率真与洒脱,让她勇往直前。
作为国际明星,她没有工作室,不会包装自己,不会迎合受众,还推掉过“007”电影。
“我不喜欢太多出头露面,这不是我的个性。”她说,“我会愿意出来为我自己的电影做宣传,因为是我演的,比较有责任、有说服力来告诉大家这个角色。”
面对当下中国影视圈的乱象,只有她敢说出真实的想法。
“自娱自乐根本走不向国际,外国人对中国电影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只是说中国现在有很多投资电影的人,有很多钱,人很多,所以他们会来赚中国人的钱,他们对中国电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我们应该拍一些好的电影,给不同层次的人看的电影,有不同的电影院,不只是给小孩和年轻人看的,也有一些艺术院线,一直在播放经典影片,应该向国外学习这些东西。”
身处事业巅峰,她依然非常清醒。“珍惜现在所有的一切,你得到的所有,不是偶然的,肯定是付出了代价,成功之后怎么去维持,去努力,这个很重要。”
从影30年来,巩俐只有三十几部作品,并不高产。她不会像很多人一样,一年拍三四部电影,如果拍了一部,就希望别人能记住这部作品。
在很多采访中,她都表达了自己挑选角色的原则——不喜欢重复。
“数量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我应该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没有演过的角色。观众能够在这些角色里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学到一点东西,这才是我作为演员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说,巩俐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最美丽的电影女演员”。
她通过自己的表演,沟通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人,跨越了语言障碍,向全世界的观众介绍了人类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最近,巩俐出演娄烨的新电影《兰心大剧院》,饰演二战期间为盟军收集战时情报的女星于堇。
从封建男权下隐忍压抑的反叛女性四姨太,到善良倔强的农村妇女秋菊,再到风情万种决绝不甘的日本艺妓初桃,每个角色的性格都纷繁错杂,难度颇大,但经她的锻造后,都让人过目不忘。
期待下次在荧幕上看到她时,会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巩俐在电影界的地位有多高?你怎么看?
近期,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里,章子怡回忆,自己和巩俐拍电影《艺伎回忆录》时,被巩俐扇巴掌。
两人在开拍前讨论,决定真打巴掌,不然来来回回打都不真实。
当时我们都是来真的,那个镜头拍了7、8条,我回家卸妆后,脸上都是嘴巴印子。
巩俐对自己演绎的人物,有一种深入灵魂的信念感。
她说过:“我没有放弃任何镜头,哪怕半秒钟都不能松懈。”
每次入戏时,巩俐都有种感觉,她扮演的人物一直在看着她、围绕着她,对她说:“我有一个故事,你帮我演给大家看。”
电影上映时,她也会觉得,这个人物的灵魂也会来看电影,“看我演的她”。
融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巩俐很喜欢演员罗伯特·德尼罗的一句话,要想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光要扮演她,而是要努力成为她。
当我接下一个角色时,一定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准备过程,不会随便应付。
她一定要一点一点过戏,问导演很多问题,弄明白剧情的来龙去脉,再回去琢磨,想完了还要跟导演再谈,翻来覆去好几次。
如果台词或者情节不对,她就会一直坚持不懈地跟导演谈。
我坐在你办公室,就在那儿等,你没时间,我有时间。我一定要问你为什么情节是这样子的。你把我说服了没问题,说不服我那你就改。
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巩俐会去体验生活,认真揣摩人物的性格、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
拍《红高粱》之前,巩俐在山东潍坊的高密住了两个月。
每天,她都要练挑水,一边的肩膀被扁担磨破了,就换另一边继续挑。
“不能用空桶假装,会左右摇晃,而有水的桶是上下颠簸的。”电影里的那一片高粱都是她们亲手种出来的,演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融入环境。
拍《艺伎回忆录》时,为了了解日本文化,她花了一个半月体验生活。
在5个月的拍摄期间,她每天练习扔扇子几千下,在电影中的扇子舞表演达到了专业水平,“后来真的感觉自己变得有点疯狂”。
电影《艺伎回忆录》剧照
《三打白骨精》中,为了演好白骨精,她看了许多国内外关于妖精、吸血鬼的书,还自创了“无呼吸法表演”,“观众看不到白骨精的呼吸,因为妖精不需要这些”。
张艺谋导演《归来》,女主角冯婉瑜的唯一人选就是巩俐。
“你确定让我演吗?这个角色很难把握。”
“只有你能演,你就开始准备吧。”
她在杨澜的访谈中说:
《归来》中的冯婉瑜,是我演过最难的角色,没有之一。如果这个角色演好了,我才觉得我是个好演员。
这个角色特别困难,她患上了失忆症,演不好的话,可能就成了一个四不像。你不可以把它演成一个神经病,或者特别夸张的人,因为她这个病很特殊。
为了传神地表达人物,巩俐到老人院,和失忆症病人一起相处了两个月,用心感受他们的状态和生活。
她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陆焉识用钢琴弹了一段《渔光曲》,想要唤醒冯婉瑜的记忆。
走到楼梯口的冯婉瑜听到琴声,眼中闪光,有所触动,激动地走上楼。
望着陆焉识弹钢琴的背影,她眼含泪光,充满柔情。她慢慢靠近,把手轻放在他的左肩上,仿佛就要认出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丈夫。
钢琴曲停止了,陆焉识颤抖地抽泣着,转过身,泪流满面地抱住她。片刻间,她眼中的爱意消失了,又流露出了生疏与敌意,她不仅认不出来他,还猛推了他一把。
“演这场戏的时候,他背对着我在弹琴,我不知道陈道明的表情。当他回头看到我的样子以后,他受不了了,我看到他的表情,我也受不了了,现场的人也都哭了。”
深入灵魂的演技,让她成为世界影史上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戛纳、柏林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是首位担任这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是首位两度担任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戛纳电影节官方曾公开表示:“巩俐是戛纳的女儿。”
2016年,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红毯上,戛纳官方给了巩俐“清场待遇”。
从出场到走上台阶,整张30米的红毯上,只有巩俐一个人,官方镜头近2分钟都一直聚焦在她身上,主持人还两次大喊“Gong Li”,创下华人影星在开幕式红毯的最高礼遇,也是对她30年电影生涯的肯定。
巩俐亮相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红毯
12月31日,她迎来52周岁生日。即使到了天命之年,她精致的脸庞、端庄的气质、曼妙的身材,丝毫不惧岁月的侵蚀。
没有困难就不会成长
无论是出席戛纳、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还是拍摄时尚海报,巩俐的眼睛里一直有种无所畏惧的光,哪怕曾经几次考艺校都失败,哪怕感情曲折饱受非议,也仍然不能把她眼睛里的傲气夺走。
这与家庭的教育有关系。家里五个孩子中,巩俐是最小的,可是家人从来不娇惯她,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
与《秋菊打官司》的情节惊人地相似,文革后,巩俐的妈妈也去北京告过状,为自己平反。
妈妈特别要强,要自己写信自己去告,坐火车硬座一路到北京,最后还告赢了,所以妈妈和爸爸对我的影响很大。
妈妈一直跟她讲,你想考表演就要靠你自己,不要靠我们。
高中时,巩俐就自己到处跑了,在火车上站一晚上到北京、上海考试。
1983年,巩俐高考落榜。她没放弃,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复习文化课,准备再次高考。
两年后,巩俐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但她的高考分数与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线还差了11分。
中戏招生组的老师们都为她惋惜,写了一份报告呈交上级部门,申请对特批录取巩俐,获得了通过。巩俐进入了中戏表演系。
“所以那时候就已经什么都不怕,觉得没有困难也不会成长。”
1994年,巩俐和葛优代表张艺谋的《活着》来到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我是要代表导演领评委会大奖的,但那天早些时候,我接到电话说我父亲去世了。而这部电影叫‘活着’。”
巩俐亮相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她上台了,没有说明那天她的父亲刚刚去世:
我父亲非常希望看到这部电影,因为他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但他没看到这片,因为他病了。
她走下台,哭了很久说:“我想明天就回家。”
“你不能回去,因为你还有很多专访要做。你也不能在专访期间情绪化,因为这是你的工作。”工作人员告诉她。
那一刻,她懂得,身为演员,在获得巨大的声誉的同时,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生活和职业必须分得很清楚。
“生活中出现任何问题,也不能把它们带到片场,因为你正在表现另一个人物。如果你那么做了,就不能聚精会神。”
每个人都需要情感
在荧幕上,巩俐扮演的女性大多勇敢坚韧、敢爱敢恨;在红毯上,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霸气让人折服;但在爱情中,她却是个容易流泪的女人。
巩俐渴望爱情,她渴望那个与她默契相投的人,能够给她一个家,白头偕老。
巩俐刚进入中戏的第二年,也是张艺谋导演生涯的开端,他们相遇了。
在电影之路上,他们互相扶持、互相成全。
这八年,两人创作灵感井喷,《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几部经典作品,让张艺谋从籍籍无名一跃成为世界级别的导演,也把巩俐送上了世界三大电影节的红毯,成为“东方最美女明星”。
轰轰烈烈的8年爱情,却没有等来她想要的结果。
巩俐的妈妈在采访时回忆了事情的经过。
1993年前后,巩俐到上海城隍庙算卦,算卦人让她最好在30岁前就结婚。
巩俐去问张艺谋,张艺谋眉头一皱说:“结婚?我从来没想过。”巩俐一听,委屈得当场就哭了。
当时她和张艺谋正在江苏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休整期间,小俐回家来,我就发现她精神状态非常不好,两眼发直,时不时地眼圈发红。”
妈妈十分焦虑,几次问她。
巩俐只有一句话:“我要结婚。”
妈妈急急地反问:“你要和谁结婚?”
巩俐愣愣地回答:“不知道!”
妈妈心里全明白了,这是和张艺谋闹别扭了。
巩俐的二哥专程找张艺谋慎重地谈结婚的事,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你为什么非得看重这张纸呢?”
张艺谋说完一扭身走了。巩俐的心也凉透了。
后来,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但谈到他,巩俐还是忍不住流泪。
1996年,两人在戛纳电影节相遇,记者问起两个人还会不会合作,张艺谋沉默不语,巩俐泪如雨下。
2006年3月,两人分手十一年后再度合作。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电影发布会上,张艺谋提及,在十四年前,他曾经在长城上许愿,一定要让巩俐演一次女皇——巩俐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今年,巩俐出席活动,一袭白裙的她,笑容迷人。在见到张艺谋的瞬间,她却突然泣不成声。
就算过了20多年,她依然无法释怀。
让人心酸的是,巩俐近几年在采访中谈到对婚姻的理解时,与之前有了改变。
不一定要结婚,有一个很好的伴也挺好的。婚姻只是对社会和心的保障,只是一张纸而已,情感还是需要两个人去维持。如果说有了这张纸就可以白头到老,那这只是一个童话。
也许,她是看开了;也许,她一直忘不了他。
分过手、离过婚,也无法泯灭她对爱情的向往。
近几天,巩俐被拍到与法国男友电子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一起牵手逛街,挑选钻戒。
《归来》中冯婉瑜和陆焉识长久而坚定的爱情,让巩俐感慨:“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情感在心中,才会过得有意义,特别是女生,每个女人都希望不会后悔这一生。”
数量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巩俐的个性很直接,最可爱的一点是,她可以把最复杂的要求,用自己很简单的思维单纯化。
与巩俐合作20年的经纪人曾敬超说,任何外在的评论都影响不了她,她对所有绯闻都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就跟她妈妈一样,她妈妈说,这些东西不要看,她就把八卦杂志都丢到一旁。”
在复杂的电影圈环境下,巩俐的率真与洒脱,让她勇往直前。
作为国际明星,她没有工作室,不会包装自己,不会迎合受众,还推掉过“007”电影。
“我不喜欢太多出头露面,这不是我的个性。”她说,“我会愿意出来为我自己的电影做宣传,因为是我演的,比较有责任、有说服力来告诉大家这个角色。”
面对当下中国影视圈的乱象,只有她敢说出真实的想法。
“自娱自乐根本走不向国际,外国人对中国电影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只是说中国现在有很多投资电影的人,有很多钱,人很多,所以他们会来赚中国人的钱,他们对中国电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我们应该拍一些好的电影,给不同层次的人看的电影,有不同的电影院,不只是给小孩和年轻人看的,也有一些艺术院线,一直在播放经典影片,应该向国外学习这些东西。”
身处事业巅峰,她依然非常清醒。“珍惜现在所有的一切,你得到的所有,不是偶然的,肯定是付出了代价,成功之后怎么去维持,去努力,这个很重要。”
从影30年来,巩俐只有三十几部作品,并不高产。她不会像很多人一样,一年拍三四部电影,如果拍了一部,就希望别人能记住这部作品。
在很多采访中,她都表达了自己挑选角色的原则——不喜欢重复。
“数量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我应该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没有演过的角色。观众能够在这些角色里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学到一点东西,这才是我作为演员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说,巩俐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最美丽的电影女演员”。
她通过自己的表演,沟通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人,跨越了语言障碍,向全世界的观众介绍了人类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最近,巩俐出演娄烨的新电影《兰心大剧院》,饰演二战期间为盟军收集战时情报的女星于堇。
从封建男权下隐忍压抑的反叛女性四姨太,到善良倔强的农村妇女秋菊,再到风情万种决绝不甘的日本艺妓初桃,每个角色的性格都纷繁错杂,难度颇大,但经她的锻造后,都让人过目不忘。
期待下次在荧幕上看到她时,会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巩俐在电影界的地位有多高?你怎么看?
近期,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里,章子怡回忆,自己和巩俐拍电影《艺伎回忆录》时,被巩俐扇巴掌。
两人在开拍前讨论,决定真打巴掌,不然来来回回打都不真实。
当时我们都是来真的,那个镜头拍了7、8条,我回家卸妆后,脸上都是嘴巴印子。
巩俐对自己演绎的人物,有一种深入灵魂的信念感。
她说过:“我没有放弃任何镜头,哪怕半秒钟都不能松懈。”
每次入戏时,巩俐都有种感觉,她扮演的人物一直在看着她、围绕着她,对她说:“我有一个故事,你帮我演给大家看。”
电影上映时,她也会觉得,这个人物的灵魂也会来看电影,“看我演的她”。
融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巩俐很喜欢演员罗伯特·德尼罗的一句话,要想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光要扮演她,而是要努力成为她。
当我接下一个角色时,一定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准备过程,不会随便应付。
她一定要一点一点过戏,问导演很多问题,弄明白剧情的来龙去脉,再回去琢磨,想完了还要跟导演再谈,翻来覆去好几次。
如果台词或者情节不对,她就会一直坚持不懈地跟导演谈。
我坐在你办公室,就在那儿等,你没时间,我有时间。我一定要问你为什么情节是这样子的。你把我说服了没问题,说不服我那你就改。
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巩俐会去体验生活,认真揣摩人物的性格、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
拍《红高粱》之前,巩俐在山东潍坊的高密住了两个月。
每天,她都要练挑水,一边的肩膀被扁担磨破了,就换另一边继续挑。
“不能用空桶假装,会左右摇晃,而有水的桶是上下颠簸的。”电影里的那一片高粱都是她们亲手种出来的,演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融入环境。
拍《艺伎回忆录》时,为了了解日本文化,她花了一个半月体验生活。
在5个月的拍摄期间,她每天练习扔扇子几千下,在电影中的扇子舞表演达到了专业水平,“后来真的感觉自己变得有点疯狂”。
电影《艺伎回忆录》剧照
《三打白骨精》中,为了演好白骨精,她看了许多国内外关于妖精、吸血鬼的书,还自创了“无呼吸法表演”,“观众看不到白骨精的呼吸,因为妖精不需要这些”。
张艺谋导演《归来》,女主角冯婉瑜的唯一人选就是巩俐。
“你确定让我演吗?这个角色很难把握。”
“只有你能演,你就开始准备吧。”
她在杨澜的访谈中说:
《归来》中的冯婉瑜,是我演过最难的角色,没有之一。如果这个角色演好了,我才觉得我是个好演员。
这个角色特别困难,她患上了失忆症,演不好的话,可能就成了一个四不像。你不可以把它演成一个神经病,或者特别夸张的人,因为她这个病很特殊。
为了传神地表达人物,巩俐到老人院,和失忆症病人一起相处了两个月,用心感受他们的状态和生活。
她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陆焉识用钢琴弹了一段《渔光曲》,想要唤醒冯婉瑜的记忆。
走到楼梯口的冯婉瑜听到琴声,眼中闪光,有所触动,激动地走上楼。
望着陆焉识弹钢琴的背影,她眼含泪光,充满柔情。她慢慢靠近,把手轻放在他的左肩上,仿佛就要认出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丈夫。
钢琴曲停止了,陆焉识颤抖地抽泣着,转过身,泪流满面地抱住她。片刻间,她眼中的爱意消失了,又流露出了生疏与敌意,她不仅认不出来他,还猛推了他一把。
“演这场戏的时候,他背对着我在弹琴,我不知道陈道明的表情。当他回头看到我的样子以后,他受不了了,我看到他的表情,我也受不了了,现场的人也都哭了。”
深入灵魂的演技,让她成为世界影史上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戛纳、柏林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是首位担任这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是首位两度担任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戛纳电影节官方曾公开表示:“巩俐是戛纳的女儿。”
2016年,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红毯上,戛纳官方给了巩俐“清场待遇”。
从出场到走上台阶,整张30米的红毯上,只有巩俐一个人,官方镜头近2分钟都一直聚焦在她身上,主持人还两次大喊“Gong Li”,创下华人影星在开幕式红毯的最高礼遇,也是对她30年电影生涯的肯定。
巩俐亮相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红毯
12月31日,她迎来52周岁生日。即使到了天命之年,她精致的脸庞、端庄的气质、曼妙的身材,丝毫不惧岁月的侵蚀。
没有困难就不会成长
无论是出席戛纳、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还是拍摄时尚海报,巩俐的眼睛里一直有种无所畏惧的光,哪怕曾经几次考艺校都失败,哪怕感情曲折饱受非议,也仍然不能把她眼睛里的傲气夺走。
这与家庭的教育有关系。家里五个孩子中,巩俐是最小的,可是家人从来不娇惯她,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
与《秋菊打官司》的情节惊人地相似,文革后,巩俐的妈妈也去北京告过状,为自己平反。
妈妈特别要强,要自己写信自己去告,坐火车硬座一路到北京,最后还告赢了,所以妈妈和爸爸对我的影响很大。
妈妈一直跟她讲,你想考表演就要靠你自己,不要靠我们。
高中时,巩俐就自己到处跑了,在火车上站一晚上到北京、上海考试。
1983年,巩俐高考落榜。她没放弃,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复习文化课,准备再次高考。
两年后,巩俐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但她的高考分数与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线还差了11分。
中戏招生组的老师们都为她惋惜,写了一份报告呈交上级部门,申请对特批录取巩俐,获得了通过。巩俐进入了中戏表演系。
“所以那时候就已经什么都不怕,觉得没有困难也不会成长。”
1994年,巩俐和葛优代表张艺谋的《活着》来到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我是要代表导演领评委会大奖的,但那天早些时候,我接到电话说我父亲去世了。而这部电影叫‘活着’。”
巩俐亮相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她上台了,没有说明那天她的父亲刚刚去世:
我父亲非常希望看到这部电影,因为他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但他没看到这片,因为他病了。
她走下台,哭了很久说:“我想明天就回家。”
“你不能回去,因为你还有很多专访要做。你也不能在专访期间情绪化,因为这是你的工作。”工作人员告诉她。
那一刻,她懂得,身为演员,在获得巨大的声誉的同时,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生活和职业必须分得很清楚。
“生活中出现任何问题,也不能把它们带到片场,因为你正在表现另一个人物。如果你那么做了,就不能聚精会神。”
每个人都需要情感
在荧幕上,巩俐扮演的女性大多勇敢坚韧、敢爱敢恨;在红毯上,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霸气让人折服;但在爱情中,她却是个容易流泪的女人。
巩俐渴望爱情,她渴望那个与她默契相投的人,能够给她一个家,白头偕老。
巩俐刚进入中戏的第二年,也是张艺谋导演生涯的开端,他们相遇了。
在电影之路上,他们互相扶持、互相成全。
这八年,两人创作灵感井喷,《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几部经典作品,让张艺谋从籍籍无名一跃成为世界级别的导演,也把巩俐送上了世界三大电影节的红毯,成为“东方最美女明星”。
轰轰烈烈的8年爱情,却没有等来她想要的结果。
巩俐的妈妈在采访时回忆了事情的经过。
1993年前后,巩俐到上海城隍庙算卦,算卦人让她最好在30岁前就结婚。
巩俐去问张艺谋,张艺谋眉头一皱说:“结婚?我从来没想过。”巩俐一听,委屈得当场就哭了。
当时她和张艺谋正在江苏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休整期间,小俐回家来,我就发现她精神状态非常不好,两眼发直,时不时地眼圈发红。”
妈妈十分焦虑,几次问她。
巩俐只有一句话:“我要结婚。”
妈妈急急地反问:“你要和谁结婚?”
巩俐愣愣地回答:“不知道!”
妈妈心里全明白了,这是和张艺谋闹别扭了。
巩俐的二哥专程找张艺谋慎重地谈结婚的事,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你为什么非得看重这张纸呢?”
张艺谋说完一扭身走了。巩俐的心也凉透了。
后来,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但谈到他,巩俐还是忍不住流泪。
1996年,两人在戛纳电影节相遇,记者问起两个人还会不会合作,张艺谋沉默不语,巩俐泪如雨下。
2006年3月,两人分手十一年后再度合作。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电影发布会上,张艺谋提及,在十四年前,他曾经在长城上许愿,一定要让巩俐演一次女皇——巩俐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今年,巩俐出席活动,一袭白裙的她,笑容迷人。在见到张艺谋的瞬间,她却突然泣不成声。
就算过了20多年,她依然无法释怀。
让人心酸的是,巩俐近几年在采访中谈到对婚姻的理解时,与之前有了改变。
不一定要结婚,有一个很好的伴也挺好的。婚姻只是对社会和心的保障,只是一张纸而已,情感还是需要两个人去维持。如果说有了这张纸就可以白头到老,那这只是一个童话。
也许,她是看开了;也许,她一直忘不了他。
分过手、离过婚,也无法泯灭她对爱情的向往。
近几天,巩俐被拍到与法国男友电子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一起牵手逛街,挑选钻戒。
《归来》中冯婉瑜和陆焉识长久而坚定的爱情,让巩俐感慨:“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情感在心中,才会过得有意义,特别是女生,每个女人都希望不会后悔这一生。”
数量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巩俐的个性很直接,最可爱的一点是,她可以把最复杂的要求,用自己很简单的思维单纯化。
与巩俐合作20年的经纪人曾敬超说,任何外在的评论都影响不了她,她对所有绯闻都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就跟她妈妈一样,她妈妈说,这些东西不要看,她就把八卦杂志都丢到一旁。”
在复杂的电影圈环境下,巩俐的率真与洒脱,让她勇往直前。
作为国际明星,她没有工作室,不会包装自己,不会迎合受众,还推掉过“007”电影。
“我不喜欢太多出头露面,这不是我的个性。”她说,“我会愿意出来为我自己的电影做宣传,因为是我演的,比较有责任、有说服力来告诉大家这个角色。”
面对当下中国影视圈的乱象,只有她敢说出真实的想法。
“自娱自乐根本走不向国际,外国人对中国电影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只是说中国现在有很多投资电影的人,有很多钱,人很多,所以他们会来赚中国人的钱,他们对中国电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我们应该拍一些好的电影,给不同层次的人看的电影,有不同的电影院,不只是给小孩和年轻人看的,也有一些艺术院线,一直在播放经典影片,应该向国外学习这些东西。”
身处事业巅峰,她依然非常清醒。“珍惜现在所有的一切,你得到的所有,不是偶然的,肯定是付出了代价,成功之后怎么去维持,去努力,这个很重要。”
从影30年来,巩俐只有三十几部作品,并不高产。她不会像很多人一样,一年拍三四部电影,如果拍了一部,就希望别人能记住这部作品。
在很多采访中,她都表达了自己挑选角色的原则——不喜欢重复。
“数量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我应该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没有演过的角色。观众能够在这些角色里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学到一点东西,这才是我作为演员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说,巩俐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最美丽的电影女演员”。
她通过自己的表演,沟通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人,跨越了语言障碍,向全世界的观众介绍了人类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最近,巩俐出演娄烨的新电影《兰心大剧院》,饰演二战期间为盟军收集战时情报的女星于堇。
从封建男权下隐忍压抑的反叛女性四姨太,到善良倔强的农村妇女秋菊,再到风情万种决绝不甘的日本艺妓初桃,每个角色的性格都纷繁错杂,难度颇大,但经她的锻造后,都让人过目不忘。
期待下次在荧幕上看到她时,会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国际巨星巩俐,她有几段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
国际巨星巩俐,在2019年公开了她的第二段婚姻,她与现任老公让·米歇尔·雅尔幸福牵手,一同出现在2019戛纳电影节上,但愿我们的女神找到了一生的幸福归宿。
在她的人生中,也可谓情路坎坷,她曾有过几段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我们来盘点 一下她的情感经历。从她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据悉,巩俐的感情经历有深有浅大概有过10段,其中的男主人公分别是:
1.中戏同学刘冠军
刘冠军与巩俐不仅是中戏85级表演系的同班同学,还是同为来自山东的老乡,他是巩俐大学时代的班长,两人曾被传出过相恋的消息。但巩俐在一次采访节目中,避谈此事。
2.名导张艺谋
巩俐最有名的绯闻男友是张艺谋,两人因电影《红高粱》走到一起,并产生了一段爱恨交加的浓情烈爱。当时张艺谋已有妻室,但巩俐却甘愿为爱情而做第三者,曾被国内媒体八卦得体无完肤,之后她只好出走进入香港演艺圈。
3.导演孙周
在1999年,巩俐主演电影《漂亮妈妈》,传出她与导演孙周的绯闻。巩俐表示:孙周很懂我,他对我的吸引力很强,他打开了我崭新的一页,他很细心,负责任,懂得照顾人,能和他生活、工作,都是很幸福的事情。
4.商人黄和祥
巩俐和张艺谋分手后,她在香港遇到了黄和祥,一位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区的总裁,之前他一直投资张艺谋的影片,而后与巩俐相识。黄和祥对巩俐呵护有加,赢得了佳人芳心。1996年,巩俐和黄和祥在香港举办婚礼。
婚后多次传出婚外情,离婚传闻也未中断过,但每次婚变传闻传得沸沸扬扬之际,两人照例会携手现身公开场合。直到2006年她与黄和祥解除了她的第一段婚姻。
5.演员孙红雷
2002年,因拍摄电影《周渔的火车》巩俐与孙红雷传出绯闻,两人的戏里大秀激情,在戏外却多次被拍到一同亲密逛街。孙红雷的经纪人表示,他和巩俐是“很铁”的朋友,一起逛街很正常。而孙红雷则将巩俐作为爱慕的第一对象。
6.帅哥张震
2003年,巩俐接拍了王家卫的短片《爱神》,在剧中她与张震两人激情大战,而后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之后,媒体又爆出两人因戏互生情愫,希望能保持激情再度合作。
7.科林.法瑞尔
2006年7月,巩俐与好莱坞坏小子科林法瑞尔因《迈阿密风云》假戏真做。两人在影片中大量的激情戏诱使两人产生了“真情”,科林·法瑞尔对媒体称很享受和巩俐的激情戏,巩俐笑得合不拢嘴。经英国媒体报道,在欧洲做巡回宣传的科林·法瑞尔和巩俐,正处于热恋中。
8.法国摄影师汉肯
在2006年,巩俐她在布拉格拍摄《少年汉尼拔》,她邂逅了小11岁的摄影师汉肯,汉肯负责拍摄该剧的剧照。同年,两人就被北京导游爆料在天安门广场甜蜜拥抱、热情激吻。
巩俐与黄和祥离婚后,她和法国摄影师汉肯就经常居住在巴黎9区的公寓。 直到2012年,巩俐与法国摄影师的恋情相继已有6年,不知为何这段情感还是没有了结果。
9.好莱坞男星约翰.库萨克
后来,台湾媒体爆料,巩俐与《上海》男主角,好莱坞男星约翰库萨克曾夜会两小时,因此库萨克也有了成为巩俐新男友的嫌疑。
10.电子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
71岁的让·米歇尔·雅尔,是法国著名电子乐大师。2019年戛纳电影节上,巩俐和她的新任老公让·米歇尔·雅尔,携手一同出现,公开53岁的巩俐再嫁,这是她的第二次婚姻。
让·米歇尔·雅尔的昔日情史也引人注目,人们还给他冠以“影后收割机”之名,他的历任妻子也都是娱乐界耀眼的明星。
总之,不管情路多么坎坷,女神终于找到了相爱的人,无论哪对夫妻,婚姻中两个人的感情是需要彼此尊重的,我们只有祝愿他们过得越来越好,幸福一生。
巩俐经历了8年张艺谋、富商黄和祥,是如何与大她18岁的米歇尔结婚的?
因为爱情。
2017年巩俐在香港宣传电影《归来》首度承认新恋情时曾表示,“另一半是圈外人,已拍拖一段时间,会考虑结婚的。虽然说不定什么时候,但女人都渴望有个伴儿,有个呵护自己的人,才不后悔这一生。”当时这段话其实已经暗示了巩俐可能步入第二段婚姻生活。2017年,两人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巩俐和香港富商黄和祥于2009年离婚后,近些年一直生活在巴黎,她还有个交往了一年的男友让·米歇尔·雅尔。如今53岁的巩俐再婚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8岁的法国男人,除了他们互相吸引之外,爱情当中彼此欣赏最为重要,巩俐说:“米歇尔最让她欣赏的就是很有仪式感,她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米歇尔对她的重视”。
平时的生活里米歇尔对巩俐也是特别的照顾,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完好的互补,巩俐的豪爽、快人快语在米歇尔这里变成了她最可爱之处。
扩展资料:
1987年,张艺谋筹拍处女作《红高粱》,认识巩俐。1989年,张艺谋和巩俐的感情曝光。1995年,拍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最后一个镜头后,张艺谋宣布与巩俐分手。
在巩俐与张艺谋分手前,她就通过香港女作家梁凤仪认识了与张艺谋同岁的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区总裁黄和祥。1996年2月15日,巩俐与黄和祥结婚,圈内好友梅艳芳、林青霞等到场祝贺,并送上礼物。2012年5月,经黄和祥证实两人已离婚三年,离婚原因是两人聚少离多,并分居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