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宣布,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定于今年6月举办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顺延至明年举办。
2020年,同样受疫情影响,原定于6月13日至22日举办的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终延期至当年的7月25日至8月2日举办。同时还取消了金爵奖、亚洲新人奖评奖,以及开闭幕盛典及红毯活动。
而像今年这样直接延期至次年举办的情况,上一次出现是在2003年。原定于2003年举办的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因非典疫情延期,最终在2004年6月5日至13日期间成功举办。
今天,上影节延期举办的消息一出,令无数翘首以待了一年的影迷们深感遗憾。不过,电影节组委会也表示,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于今年下半年陆续策划举行有关影展和主题活动,共同分享电影艺术和电影活动带给我们的愉悦体验。
与此同时,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FIRST青年电影展以及第六届86358贾家庄短片周等将于下半年举办的知名电影节、电影展活动,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这些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事,同样期待业内外人士以及广大影迷共同观看,共同在场,共同关注。
北影节8月中旬举办
新增短视频单元今日开启征片
今年4月15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官宣,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8月13日至20日举办。
所有申报“天坛奖”主竞赛单元、“注目未来”单元及“北京展映”单元的影片的报名工作,已于今年1月20日截止。
5月27日,北影节青年华语导演创投训练营入围学员名单正式公布。
今年的创投训练营不仅请来了资深电影人喇培康,还邀请到了郝蕾、姚海军等多位行业资深大咖担任艺术顾问,董越、周子陽、任鹏远、肖洋四位一线创作的实战型导演担任监制,更邀请到了著名导演路阳担纲总监制一职,从宏观上对本届训练营的艺术走向和水准做把控和指导。
导演路阳
经过三个多月时间的慎重挑选,组委会最终从海内外333位报名者中,选出了12位佼佼者入围。他们将通过与监制团对谈剧本的创作细节,最终胜出的4位创作者会进入最后的拍摄阶段,由专业导师带队,实现一次从理论到实操的全流程化电影创作,最终成片作品将在电影节期间进行首映发布。
今天,北影节官宣本届电影节将新增短视频单元,并面向全球征集作品。
据悉,本届“短视频单元”的主题为:短视频里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创作者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贴近当下现实生活,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动人瞬间,塑造丰富立体的中华文化形象,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创作出有深度、接地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此外,电影节北京市场活动正在火热报名中。据悉,本届北京市场活动包含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特约活动、市场放映及签约仪式。
平遥国际电影展10月将至
贾樟柯创办短片周主竞赛征片启动
5月23日,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官宣拟于10月,在山西晋中平遥古城内的平遥电影宫举办。
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办于2017年,前五届电影展已于2017年至2021年成功举行。目前,电影展官方展映单元正在面向全球征片,征片时间持续至8月12日。
入围影片将在电影展的五大官方单元进行展映。官方单元包括聚焦国际新导演的“卧虎”单元,发掘华语新导演的“藏龙”单元,展映年度重要商业电影、大师之作、年度主要国际电影节优选影片或值得关注影片的“首映”单元,围绕特别主题策划、展映具备独特视角和学术价值影史经典作品的“回顾”单元,以及旨在促进山西电影产业发展的“从山西出发”单元。
6月2日,电影展产业版块的“平遥创投”及“发展中电影计划”两大单元项目征集正式开启。
其中,针对电影剧本项目的“平遥创投”单元,征集时间持续至7月20日。
该单元针对具有影院或线上流媒体平台上映潜质的华语长片电影剧本项目(含动画剧情片)设立,致力于为这些剧本项目和华语新锐创作人提供产业沟通、资源互动和融资平台,为优秀作品提供孵化机会。
针对发展制作中华语电影长片项目的“发展中电影计划”单元,征集时间持续至8月19日。
该单元面向已通过立项备案、仍处于发展制作中且已完成至少30分钟初剪的华语电影长片项目设立。作为平遥电影展最早设立的产业单元,“发展中电影计划”旨在给电影创作者与产业人士、节展策划人搭建沟通平台,为优秀电影项目提供后期发展的支持和帮助。
据悉,产业版块与电影展映、学术、教育一起,共同构成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四大版块,成为平遥电影展最受电影产业界关注的版块之一。
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资料图(左起:导演宁浩、贾樟柯、徐磊)
6月1日,将在山西汾阳贾家庄举办的第六届86358贾家庄短片周,正式开启征片。短片周具体举办时间尚未公布。
本届短片周由贾樟柯艺术中心主办,这是一个纯粹的专注于华语电影短片展示、交流、推广的专业平台,通过集中展示优质华语电影短片作品,发掘、发现更多有创造力与潜力的青年电影工作者,为电影产业助推具有成长空间新人才,也让观众快速寻找到活泼、新鲜的华人影像。
除了主竞赛单元,短片周还设特别放映、本土力量等展映单元,电影公开课、青年导演论坛等学术活动。
本届短片周主竞赛单元面向全球范围内的华语电影短片作品及华人电影工作者开放报名,报名影片类型不拘,剧情、纪录、实验、动画皆可报名。征片时间持续至7月10日。
FIRST青年电影展7月底举办
电影市场产业公开周率先亮相
专注于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的FIRST青年电影展,今年也将如期而至。第十六届FIRST青年电影展,将于7月27日至8月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
影展内容及场景包含电影节、电影市场、制作培育三大系统。
第十五届FIRST青年电影展资料图
其中电影节包括开闭幕片展映、竞赛入围影片展映、主题展映、主题论坛、露天放映、西宁的夜等活动;电影市场以创投会和产业放映为核心,主要面向市场嘉宾开放电影市场公开陈述、一对一产业洽谈、产业放映等场景;制作培育包括训练营与纪录片实验室;其中在西宁,训练营入选创作者会在导师顾问团的指导与实践教学下进行为期9天的极限创作,最终于影展期间在训练营世界首映礼上进行首映。
目前,本届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征片已经结束。主竞赛单元设有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演员、最佳艺术探索、一种立场、最佳剧情长片、评委会大奖、最佳纪录长片、最佳短片、最佳动画/实验短片等奖项。
此外,6月5日至6月11日,电影展电影市场·产业公开周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本届FIRST创投会评审会议现场
2022年度FIRST创投会征案共收到有效报名电影计划749份,较2021年大幅上升,增幅达38%。在整体审视中可以发觉,青年电影人凭借其旺盛的创作力,被看见的热望,在低谷之中呈现出愈挫愈勇之势。
在三次项目评审和两次剧本评审会议之后,30个电影计划最终脱颖而出。它们将在公开周首次亮相,公开周设置了陈述工坊、剧作工坊、表演工坊、创作工坊及技术工坊,帮助创作者在提案陈述中更加娴熟地面对严苛的市场嘉宾,并对未来的创作给予更具实操性的指引。
(文中图片来自各电影节、电影周官网)
上海国际电影节顺延至明年,会有哪些大牌到场呢?
上海国际电影节顺延至明年,届时娱乐圈的很多明星都会出场,比如人们熟悉的演员以及歌手。至于这些大牌究竟是谁,主办方并没有公布名单,所以也不可以乱说,不然就是欺骗网友。不过也有网友猜测,很多一线演员、导演、编剧肯定会出场,毕竟这个电影节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很有地位的。还有一些网友回顾了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很多女星们都参加了,红毯造型也是非常亮眼的,比如说周冬雨、关晓彤、倪妮、张蓝心。
在2022年的6月6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发布了通告,称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所以原定于2022年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要在2023年举办了。然后还表示了对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感谢以及歉意,下半年可能会策划一些引展以及主题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了24届参加的演员以及圈内人士是非常多的,人们也是很重视的。其实网友已经预测到了,因为现在上海的情况也不怎么好,肯定不能举办这么大的活动。
每当举办活动参加这个活动的明星就是比较引人瞩目的,因为他们的造型真的非常的漂亮,并且还会在首饰上下功夫。大部分网友都非常期待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想看一看女明星们的风采。男明星穿着就比较相似了,比如说西装女明星的裙子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造型,也是五颜六色的。在某档活动中,迪丽热巴的造型就非常的抢眼,带着一顶短假发,身上穿着白色的裙子,并且还搭着长毛的白披肩,就好像是小公主一样,特别的潇洒。也相信明年的红毯肯定会出现更加漂亮的造型,可以让观众们一饱眼福。
如果很期待出场的来宾,网友就可以去活动的社交账号下看一看有没有预告。
上影节有哪些厉害的拍片?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影节,比如说,在中国的金鹰奖,白玉兰奖金像奖都是能够肯定明星和演员演技,以及肯定他们实力的存在,在么?在法的戛纳,有在美国的奥斯卡,都是能够很好的去展现出各国的一个影视作品的厉害之处,那么观众评出来的上影节当中,这些影片还是非常高的。
《海上花》这是香港繁盛时期,拍摄出来一个比较经典的上海题材作品,要有侯孝贤,梁朝伟,刘嘉玲,李嘉欣主演的讲述的是改字,张爱玲女士海上花列传,瞬间家人们带回到19世纪末的上海,在这里达官贵人们结伴前往科技名流混迹,在这些人群当中,让人们看不出真情假意,虽然很现实,但是烟火茶摊煎也是非常有味道的,轻诺民族的风情画卷。
《天堂电影院》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影,他是意大利拍摄的,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主题电影,讲述的是古灵精怪的小男孩喜欢看电影,由此结交了放映室两个忘年之交,让小多多在童年当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又一次在露天放映的过程当中,小多多将自己的忘年交从火海当中就出来,但是这个忘年交双目失明,所以多多成了小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员,虽然多年之后他离开了小镇,追逐自己的梦想也成为了知名的导演,大大,还是回到了,残破不堪的天堂电影院,这就是童年对人们最深刻的影响和回忆。
《阿基拉》阿基拉是由日本出演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影视作品,它主要讲述的是在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国家的发展和对年轻人培养的整个过程带有非常浓郁的科幻主题,能够引起人们去思考社会未来的构建和人性的弱点都在哪里?所以这些影片都能够很好的去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