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露面的地产大鳄潘石屹又有消息了,然而,这次却是老潘和老婆张欣双双辞去SOHU中国董事长和总裁的职务。
在甩卖股份一波三折最终无人接盘套现无果之后,在挣扎了半年之后,地产大鳄潘石屹夫妇用这种方式悄然谢幕了。
而这次潘石屹两口子黯然辞任,通告说两口子为了专心做慈善,但这个原因骗鬼都不相信。有可能两种原因,首先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在网络之上口碑崩塌,开始转做幕后躲避风头。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已经悄然完成股份转让,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消息传出之后,网络之上不要让潘石屹跑了的呼声络绎不绝。
潘石屹作为中国首批尝到房地产红利的商人,可谓是一路赚的盆盈钵满,尤其是其收购烂尾楼之后在大肆宣传,直接将房子高价卖给煤老板的骚操作,让房地产界无不对潘石屹另眼相看,他的搜狐中国甚至可以和万达相媲美,也曾经是北京的地标建筑。
可是正当潘石屹两口子在国内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可能是钱多的烧包了,在中国大把赚钱的这两口子一转身移民去了美国。
这年头富豪移民美国的事儿在网络上见得多了,你移民就移民呗,你不要忘本就好了,可是潘石屹这两口子做的事情,却引发了全网愤怒。
这两口子移民美国之后。却开始对自己的祖国阴阳怪气地说三道四。
而其在美国的老婆张欣接受美国采访时和美丽国遥相呼应唱双簧,连装都懒得装了。
而潘石屹更是造谣称他好心帮扶家乡,但是他家的祖坟却被当地老百姓给挖了来抹黑家乡。
尤其是这两口子给美国大学捐钱几个亿,却称中国的大学不差钱,潘石屹的双标嘴脸由此彻底暴露,在网络之上更是口碑急转而下。
而偏偏就是此时,潘石屹的在英国留学的儿子潘瑞却在网上公然诋毁英烈,引发网络众怒,最终被警方跨国通缉。
对了,当年司马南炮轰的潘任美,第一个就是潘石屹,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已经进去了。
眼看在中国网络之上,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再加上好友风紧,老潘这两口子真是慌了,开始大量甩卖在国内的地产以及物业,疯狂套现数百亿转移美国。
但是偏偏就是潘石屹甩卖最后一笔资产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因涉及内幕交易及垄断被调查,美国收购商眼看阵势不对直接走人,老潘这笔最大的买卖黄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老潘在北京的地产公司又遭到了偷税举报,
最后,双双被罚了一笔巨款。
这两口子也由原来的口碑不咋地的商人,变成了彻底的奸商的代表,曾经属于潘石屹的高光时刻再也回不来了。
作为一名饱尝改革红利的地产商人,如果你是和国家同心同德,国家也会对你大开绿灯,但如果你要是吃里扒外投机取巧,迎接你的将会是国家的监管大棒,哪怕你是曾经红得发紫的地产大鳄也不例外。
除了国家监管之外,潘石屹两口子再也无法在国内呼风唤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网络之上口碑崩塌,而一旦口碑崩塌了,再忽悠也忽悠不下去了。
随着潘石屹两口子悄然辞任自己创办的公司管理层,都在宣示属于潘石屹的时代已经黯然结束了,那个地产大鳄们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浪沙淘尽始见金!由国内挣钱国外花的潘石屹夫妇狼狈谢幕,我们再对比一下放弃美国绿卡,重心在中国发展,并给中国大笔捐款甚至捐了一所大学的曹德旺,高下立见。
借用一个削尖了脑袋移民到美国的网红凤姐说的一句话:在美国人不如狗,但已经没有回头之路!
潘石屹夫妇双双辞职,SOHO中国股价暴涨11%,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潘石屹将会专注于艺术和慈善事业,而且他们公司的股价已经上涨了12%。
在房地产行业,潘石屹是一个精彩的存在。你公司建造的几乎所有建筑都是别人不想要的土地。此外,在他开发这些产品后,它们销售得很好。在他的妻子张欣的帮助下,潘石屹和张欣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之一,他们有强大的实力。作为一名来自甘肃省内地的大学生,潘石屹的生活经历可谓传奇。
在停止了在海南的漫游之后,他北上北京开始自己的生意,嫁给了归国留学生张欣,潘石屹和他的妻子有了两个孩子。这一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当房地产行业逐渐放缓时,他们清理了资产,提取了200亿元资金,这也很好。知识似乎改变命运,这是潘石屹最好的例子。也可以说,潘石屹真的是一个合适的人生赢家。潘石屹将SOHO China出售给黑石集团后不久,他在互联网上得知该公司因未能履行其法律义务而被迫上市。
潘石屹的家人,由于其在互联网上的坏名声,近年来一直试图筹集资金,许多人怀疑潘石屹会逃跑,至于他们能在中国生存多久,没有答案。据报道,自2014年以来,潘石屹家族开始以资产换现金,资产价值超过300亿元。然而,几起事件的出现也让公众赞不绝口,网民们对潘石屹的家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感。由于有一个逃跑的计划,当然没有“站多久”的问题。
潘石屹的公司在互联网上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目前,该公司没有依法将停车位所有权归还原告。事实上,这则发生在黑石收购SOHO之前的新闻,现在才被提及。
清空600亿资产,中国公民潘石屹几十亿税款的筹划分析
潘石屹金蝉脱壳,
几十亿税款湮灭!
在商言商,我们不去评价企业家的个人选择和市场判断。仅从商业角度而言,潘石屹与张欣算得上是最成功的夫妻拍档之一。
潘石屹作为万通六君子之一,是一个成功的地产商人,而其夫人张欣则是英国留学、在华尔街投行工作的金融界人士。二者的夫妻档合作模式确实是珠联璧合,站在前台的是潘石屹,背后运作架构的则是张欣。
从商业架构(控制和节税)来说,潘石屹、张欣控制下的SOHO中国无疑是成功的。如果此次40亿美元(价值280亿人民币)的股权转让成功交割的话,他们夫妻极有可能不用缴纳数十亿人民币的税款。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我们从跨境离岸公司架构、信托架构及税负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香港上市之路与离岸公司架构
1994年潘石屹、张欣两人结婚后,共同勾画创业事宜,设立了一家名为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它是此后在香港上市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
2002年时,SOHO CHINA Limited(中文译名即SOHO中国有限公司) 在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设立,这就是2007年在香港上市的实体,它有两个股东,分别为Boyce Limited和Capevale Limited,这两家公司均在英属BVI注册设立。
按照当时设计的上市结构安排,潘、张二人在内地的多个房地产项目及其公司,将被对应设计若干BVI公司,而后再将这些BVI公司装入在开曼设立的SOHO CHINA Limited,从而完成上市有关事宜。
2005年时,潘石屹以无偿馈赠的方式,将Boyce Limited和Capevale Limited的股东全部变更为张欣,潘石屹退出。在完成股权的无偿转让之后,潘石屹个人在SOHO CHINA Limited中,实际已无法律意义上的股权。
至此,潘石屹基本将其在境内的所有地产业务权益,逐步转移到了境外,并最终完成了香港的上市。
2007年,SOHO CHINA Limited在香港正式IPO,成为内地人更为熟知的SOHO(中国)。
二、信托架构
除了上述离岸公司之外,还有一个注册地为开曼的公司非常重要,它就是Capevale(Cayman)。
根据2017年年度报告,SOHO(中国)股东结构为: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Capevale(Cayman),占总股份的63.9309%;Boyce Limited及Capevale(BVI)占总股份的31.9654%。其中,Boyce Limited和Capevale(BVI)均为Capevale (Cayma)的全资子公司。
由此可见,Capevale(Cayman)这个公司非常重要,其设立的目的,就在于信托的计划安排。2005年11月25日,张欣将Capevale(Cayman)公司的全部股权授予一个信托计划,同时,该信托永久不可撤销。这个信托计划的财产授予人、保护人、全权受益人,均只有张欣一人。
至此,全部的信托架构大功告成。完成如此运作之后,无论是潘石屹还是张欣,在上市的公司实体SOHO CHINA Limited中,其个人都将不再持有股权,而是以信托受益人的方式享受相关的权益。
三、退出路径及税务分析
之前,潘石屹所在的公司一直以出售资产的方式在进行清仓,从公司法角度而言,出售公司资产回收的现金仍然会留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不会直接分到其个人手中。
这次如果黑石私有化SOHO中国成功,则潘石屹套现的其全部的股权,一步到位,拿到的都是真金白银。下面,我们从公司法及税务筹划的角度,来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情况一:内资公司
假如潘石屹夫妇掌控的SOHO中国公司是纯内资公司架构,则其个人转让股权,需要缴纳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税,按照40亿美元(汇率为7)计算,则相当于280亿人民币,扣除掉必要的成本后,纳税的数额估计也有数十亿之多。
情况二:间接转让
假如以潘石屹(中国籍)身份持有离岸公司的股权,进而通过离岸公司控制香港公司或者大陆主体公司,则其如果通过转让离岸公司股权的方式,间接转让大陆的主体公司业务,则纳税也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中的境外“间接转让”交易的相关规定: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等财产,规避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中国税务机关将重新定性该间接转让交易,确认为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等财产。
情况三(当前实际):外籍 离岸公司 信托
潘石屹(中国大陆籍)首先将股权无偿转让给夫人张欣(香港籍),则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第十三条的规定,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配偶的,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至此,股权的权益人变成了香港人张欣,这是第一步,免税转让。
然后,张欣以其在开曼公司的股权权益设置信托计划,至此,张欣个人也将不再持有股权,而是因信托受益人的方式享受相关的权益。上述信托架构的所在地开曼群岛又是一个著名的税收洼地,在其他国家常见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不动产税等税收,在开曼群岛均不收取
有任何财税问题,欢迎大家关注久思财税找思思互动交流答疑。
*本文由久思财税思思老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