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TVB1997关咏荷夺视后佘诗曼季军逆袭古天乐逐渐变黑

首页 » 影视问答 » 正文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7月1日是香港回归25周年的大日子,一早起来就被群星大合唱的《东方之珠》感动了。

这段时间,很多香港艺人都分享了自己关于97的回忆。佘诗曼记得,这一年她参加香港小姐拿下季军,从此加入TVB开始拍剧。

欧阳震华回忆当年在直播前看到解放军到香港的画面,依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以后别人问他从哪里来,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来自中国香港。

对于TVB电视儿童,我会记得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时的直播,也会记得那一年,星汉灿烂,好剧不断的TVB。

关詠荷霸屏,聂宝言横空出世

1997年,是无线电视台创台30年,全台上下都铆足劲儿制作好剧和好节目给大台庆生。

剧集虽多,角色却来来去去几张脸,关詠荷更是全年霸屏的姿态,好戏不断。大过年的,就和欧阳震华在《醉打金枝》里演起欢喜冤家。

时隔一个月,关詠荷又化身为侠义的苗翠花,与江华饰演的方德打打闹闹,还女扮男装狂撩了一把陈少霞饰演的李小环。

在那个以男子戏、兄弟情仇为主导的年代里,关詠荷的苗翠花很有如今“大女主戏”的风范。

年底的台庆大制作《美味天王》,女主依然是关詠荷。此外,这部剧是超豪华阵容配置,男主有欧阳震华古天乐,女配有沈殿霞宣萱和张可颐。

对了,连通渠佬都是罗嘉良客串的,而杨千嬅、张家辉也来打了酱油。

1997年也是《难兄难弟》爆红的一年,罗嘉良初登场的时候,其实是以奇哥形象和秦苏苏来了一场复古舞的。两部经典港剧就这样梦幻联动了。

是苏苏的颅内小剧场

剧集以恶搞方式演绎了60、70年代的娱乐圈,爆笑片段至今流传。只是喜剧的外衣下,揭露的是娱乐圈残酷真相,道尽的是小人物辛酸史。

《难兄难弟》播出的时候,正好横跨及见证了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最后的大结局刷新了当年的收视,并且成为台庆颁奖礼上年度最佳剧集。

这部剧让人看到了霸道总裁之外的罗嘉良,而两位女主宣萱和张可颐也屡屡传出“戏假仇真”的消息:TVB戏假仇真(一):宣萱大战张可颐 戏内戏外皆精彩。

那一年还有一部很有趣的影射剧,叫《乐坛插班生》 ,梅小惠cos郑秀文,黎耀祥cos罗文的戏精名场面就出于此:TVB版“戏精的诞生”:张学友看了都服气,邱淑贞看了很生气

这几部轻松好玩的喜剧,让整个1997年的电视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香港主权移交前后,还有一部很有时代感的《香港人在广州》播出。说的是郑丹瑞饰演的男主,在90年代到广州创业奋斗,与内地人由偏见至互相体谅、欣赏和支持的微妙过程。

这部剧里,不仅能看到97前后的香港,还能看到新旧交替,人情味浓郁的广州。

职场剧方面,90年代依然是刑侦剧的天下,只不过几个大IP开始出现疲态了。

《刑事侦缉档案》来到了第三部,高婕的失忆让人无力吐槽,而《壹号皇庭》也推出了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

林保怡和陈慧珊的《鉴证实录》拯救了这种疲态。

专业冷静,知性独立的女法医聂宝言,至今是华语职业剧的标杆,万千少女向往的独立女性,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武侠剧也有两部佳作,一部是金庸的《天龙八部》。

肝胆侠气的黄日华,白衣飘飘的陈浩民,娟丽无双的李若彤,成就了一代人的天龙武侠梦。

周华健那首《难念的经》,是这一版《天龙八部》的主题曲,歌词唱尽了璀璨俗世,女儿情长。

也许是97年的好剧实在太多了,82版《天龙八部》也早已深入人心,所以97版《天龙八部》播出时在香港反响平平,反而是引进内地后,才掀起收视热潮。

1997年还上映了一部古龙的武侠作品:《圆月弯刀》,“平平无奇古天乐”就出自这部剧。

这部被认为古仔颜值巅峰的神剧,在当年却似乎是个仓底货,95年就完成的剧,一直到97年才找了一个中午时段首播。这个时间段,TVB一般都是用来“炒冷饭”的。

1997年的TVB好剧还有梁荣忠梁小冰的《济公》,张达明的《状王宋世杰》,林家栋的《隐形怪杰》,罗嘉良张可颐的《迷离档案》……

而这一年的收视王者,是周海媚林家栋的《大闹广昌隆》,结局篇收视39点,全港有233万观众一起围在电视机前收看。

藏身于油纸伞内的女鬼小芙蓉,苦苦等候、寻觅失散的前世情人,这个身世凄凉的女鬼被海媚姐姐演得清新脱俗。

从此以后,TVB儿童看到油纸伞就会想起小芙蓉,看到老式唱机播放黑胶唱片,就会情不自禁哼起“我等着你回来……我等着你回来”。

其实,梅艳芳的《抱紧眼前人》才是这部剧的主题曲。

这就是好剧的后劲吧,一上头就一辈子挥之不去了。

TVB第一届视帝视后,花落谁家?

1997年年底的《万千星辉贺台庆》,看到霑叔和肥姐站在台上精神奕奕向大家打招呼,莫名有点伤感,以后再盛大的晚会,都看不到这个阵容了。

台庆嘛,少不了唱唱跳跳的歌舞表演。

作为回归后的第一个台庆夜,刘德华一身正气唱了《中国人》。

杨千嬅那时还是TVB的编外员工,参演了多部电视剧,在台庆上不顾形象玩起了箍橡筋的游戏。

台庆夜的节目到底好不好笑见仁见智,但每一次镜头捕捉到台下的六叔,都是笑眯眯的……嗯,六叔笑了,台庆就是圆满的~

这届台庆最特别的地方,是加入了颁奖典礼。

早在1997年5月份,亚视就在台庆里加入了各种颁奖,并评选出香港第一位视帝林韦辰。

于是,这一年TVB台庆也麻利地加入了颁奖元素,而最佳剧中男女主角演绎奖,其实就是视帝视后的前身。

这一年好剧多,自然竞争激烈,不过视帝视后是由观众一人一票投出的, 绝对实至名归。

视帝竞争者有《状王宋世杰》的张达明、《大闹广昌隆》的林家栋、《醉打金枝》欧阳震华、《天龙八部》黄日华、《天龙八部》陈浩民、《难兄难弟》罗嘉良和吴镇宇。

视后方面,候选人有《难兄难弟》宣萱和张可颐、《壹号皇庭5》蔡少芬、《大闹广昌隆》周海媚、《苗翠花》关詠荷、《天龙八部》李若彤、《刑事侦缉档案3》郭可盈。

最终视帝奖项由罗嘉良获得。捞家此后在TVB顺风顺水,特别在《创世纪》的精彩演出,让他从此奠定了TVB的一哥地位。

视后则由TVB当家花旦关詠荷获得,毕竟1997年电视剧收视榜前十,关詠荷主演的剧集就占了3个,当之无愧的收视福将。

当晚台里还设立了一些“年度限定奖”,比如“最厌恶角色奖”,就是《真情》里的马蹄露。

“最佳感人恋情演绎奖”,由《大闹广昌隆》里林家栋和周海媚夺得。“最佳惹笑冤家奖”,由欧阳震华关詠荷夺得。

值得一提的是,正式颁奖之前,TVB还很贴心地播放了以前一些深入民心的荧幕CP,播到汪明荃和林子祥kiss的片段,场外的汪明荃都羞涩笑了。

想起近几年,越来越boring的台庆夜和发大水的颁奖典礼,就更觉得97年的颁奖礼是多么神仙打架了。

佘诗曼逆袭,陶大宇离巢,古天乐变黑

好剧多,剧外的八卦在这一年也格外多。

1997年港姐选举,佘诗曼参加了,因为长相像刘嘉玲,还被称为“小刘嘉玲”,但最后只拿到季军。

一般来说,TVB都会力捧冠军佳丽,但当年的冠军和亚军,闹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邬公奇案”。

在选美期间,与亚军李明慧已经准备谈婚论嫁的富豪邬正友,突然被媒体拍到跟冠军翁嘉穗拍拖。对于自己左拥右抱的新闻,邬正友一边否认跟李明慧准备结婚,一边说不排除和翁小姐发展。

最后胜利者是冠军翁嘉穗

两位港姐也争风吃醋开启骂战,为了避免闹剧像连续剧天天上演,无线尽量不让两人碰面,将大部分港姐工作改派给甜美乖巧的季军佘诗曼。

最终佘诗曼也不负所望,一步一脚印,成为TVB当家花旦。

有人来就有人走,这一年“师奶杀手”陶大宇因为合约问题与无线闹翻,加入王晶旗下“晶艺电影有限公司”。

1999年,他在亚视主演的剧集《纵横四海》,收视率超越TVB的多部剧集,陶大宇再一次爆红了。

1997年,也是古天乐从“白古”变成“黑古”的一年。

一直有传闻说,古天乐是1997年在拍摄《阴阳路》后,遭遇了某种神秘力量,所以才涂黑皮肤挡灾的,而古天乐在采访中提过,是因为觉得化妆麻烦,所以才慢慢晒黑自己的。

在TVB1997年播出的剧集里可以看见他“逐渐变黑”的过程。

《圆月弯刀》是95年拍摄的,此时的古天乐白过白月光。

《乾隆大帝》拍摄时间是96年10月,此时的古天乐已经开始轻微发黑。

在97年年中拍摄并播出的《廉政追缉令》和《美味天王》,他已是明显的古铜色肤色了。

“逐渐变黑又得,立即变黑亦得”

提到《乾隆大帝》,这部剧虽然收视和口碑麻麻,播出的时候他和翁虹的传闻却是满天飞。

流传最多的版本是古天乐对女主翁虹求爱不遂,爆粗骂人,最终引致二人决裂,整个拍摄期间都“黑口黑面”,一下戏就各自为营互不理睬,

翁虹在4年后接受报刊采访的时候坦言确有此事。

翁虹说,一开始古天乐对她很友好,有一次她病了古天乐还送她回家,并经常打电话给她。但突然间,古天乐就性情大变,对她不理不睬,原因疑似是他吃醋了。

来源:搜狐娱乐

后来有次,古天乐更以翁虹迟到为理由,在化妆间对其破口大骂20分钟,让翁虹一面化妆一面落泪。

来源:搜狐娱乐

对于这件事,古天乐一直没有回应,翁虹倒被扒出在拍摄《金装四大才子》的时候,同样经常迟到早退,态度嚣张。

所以到底古天乐是真追求不成恼羞成怒,还是因为不满翁虹迟到而生气,就不得而知了……

E姐结语:

不久前看《狮子山下的故事》,茶餐厅众人在新闻中听到中央签订联合声明,确定97之后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时,有人欢喜有人迷茫。

TVB显然是欢喜的那个,在这新旧交替的节点里,他们只是上下一心,脚踏实地,把角色演好,把节目做好,给大家发放娱乐——那一年的喜剧占了节目单的大部分。

千禧年后的TVB,很难再这么高频地看到好剧扎堆,但每年依然能有脱颖而出之作,近两年《金宵大厦》《星空下的仁医》《白色强人》的出圈,说明职场剧和灵异剧至今保持了水准。

就像黎耀祥说的,受资源和资金限制,TVB一年最多制作三十部戏剧,这三十部剧中能有三、五部优秀作品,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毕竟内地剧集每年数千部制作推出,能做到不侮辱观众智商,剧情和审美在线的,也不过是十来部而已……

我比较遗憾的是,TVB演员晚熟,青黄不接的状态已经持续快十年了,重头剧依然靠几位35 甚至50 的演员在强撑。

我们好像再也看不到关詠荷这种可爱又迷人的“人间尤物”,看不到罗嘉良这样情义两双存的霸总,更看不到陈慧珊这样有型有格的高知女强人了,连“平平无奇”的古天乐也不再有了。

当然,这些角色的存在也说明了,用心用脑用感情塑造出来的人物角色,不仅不会悬浮于太虚,且永远不会过时。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最喜欢哪部1997年的剧?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请回答TVB1997关咏荷夺视后佘诗曼季军逆袭古天乐逐渐变黑

历届19位TVB视后 有人挨足39年 有人4年即夺视后 谁最实至名归

由路人甲、到配角、再到女主角演艺之路一点也不容易走,有人耗尽青春熬足39年,也有人只花了短短5年就夺得视后宝座,让我们一同回顾历届视后的艰辛之路吧。
选美冠军出身的李司棋在1968年加入TVB,曾与汪明荃、黄淑仪名为电视圈三大阿姐(也称为“镇台三宝”),后期再与赵雅芝合称TVB四大当家花旦。她终凭《溏心风暴》在《2007年度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获得“最佳女主角”奖,令她再次攀到事业的高峰,过程历经39年。
汪明荃在1971年转投TVB后,是TVB首席女演员及当家花旦,从影数十年拍下多部著名电视剧。虽多次竞逐或获提名最佳女主角,她终用了30年凭2001年的《婚前昏后》和2005年的《我的野蛮奶奶》成功摘下两届最佳女主角。
郑裕玲在70年代末已经是活跃于电视及电影圈的当红花旦。她最终凭《男亲女爱》一剧夺得最佳女主角奖,过程历经22年。
米雪曾是亚视的“一姐”,之后在1993年转投TVB。在2008年凭《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荣获《2008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最佳女主角”奖,也是香港的第一位“亚洲视后”,过程历经15年。
惠英红1994年加入TVB,演尽配角及次要角色。演技精湛的她虽三度得“金像奖”影后,但一直与视后无缘。直到去年她终凭《铁探》大热跑出夺奖,过程历经25年。
邓萃雯1985年获监制萧显辉邀请演出她的第一部剧集《薛仁贵征东》,她演出的第一部剧集便担任第一女主角,当年该剧大受欢迎,平均收视60点。之后凭大热剧集于《2009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中以大热门姿态荣获“最佳女主角”,又在《巾帼枭雄》的续集《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饰演郑九妹(九姑娘)一角,于《2010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再获“最佳女主角”,成为香港首届的“连庄视后”,过程历经24年。
关咏荷在1993年从亚视过档至TVB,并成为稳居一线的一姐。她凭《苗翠花》一剧在1997年度万千星辉贺台庆的颁奖环节中获得“最佳女主角”,演技得到肯定,过程只历经4年。
陈慧珊1996年从明珠台转往翡翠台工作,转职成为艺人,也开始接拍电视剧。因为她的首部电视剧《壹号皇庭V》,而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她凭《绝世好爸》荣获《万千星辉贺台庆2002》的“本年度我最喜爱的女主角”及“本年度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过程历经5年。
宣萱因接拍金莎朱古力广告而被TVB发掘,随后成为TVB合约艺人,仅仅演了几部电视剧之后,便于1995年凭借着《壹号皇庭IV》崭露头角。1999年,宣萱凭《刑事侦缉档案IV》中的“武俏君”一角勇夺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1999》“最佳女主角”一奖,成为视后,过程历经6年。
港姐出身的蔡少芬卸任后立即获TVB力捧,于台庆剧《风之刀》演出作磨练,并与梁小冰及袁洁莹一同担正女主角。之后,在1998年凭《天地豪情》勇夺《万千星辉颁奖典礼1998》最佳女主角,成为TVB第二届视后,过程历经6年。
张可颐加入TVB一年后,在剧集《一切从失踪开始》首度担正第二女主角,,后来以28岁之龄跻身“四大花旦”之位。2003年,她凭《九五至尊》吕四娘一角,打败对手佘诗曼、宣萱、郭可盈及陈慧珊以半热门姿态勇夺“本年度我最喜爱的女主角”,过程历经14年。
黎姿在1990年加入TVB,在次年就担正剧集女主角。她最后在2004年凭《金枝欲孽》获颁“本年度我最喜爱的女主角”,之后她更成为TVB“一姐”。
佘诗曼参选1997年香港小姐夺得季军,其后签约TVB,卸任后立即受重用,甫出道已在多套电视剧及电影中担任女主角。之后她凭《凤凰四重奏》一人分饰四角获得了《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06》“最佳女主角”和“我最喜爱的电视女角色”,之后2014年凭《使徒行者》中饰演女卧底丁小嘉再次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4》夺得“最佳女主角”及“最受欢迎电视女角色”,过程历经9年。
田蕊妮在2007年正式加入TVB,参与了多套电视剧的演出,终在《读心神探》中首度担任第一女主角。之后,她凭剧集《巨轮》饰姚文英夺得“最佳女主角”及“最受欢迎电视女角色”等奖项,成功晋身TVB当家花旦之一,过程历经6年。
胡杏儿卸任香港小姐后开始拍摄电视剧,出演多部电视剧,默默赶场磨练演技。直到凭《我的野蛮奶奶》“田力”一角夺得“我的至爱女主角”及“我的至爱角色”两个奖项,成为颁奖礼成立而来最年轻的“视后”,过程历经12年。
杨怡1999年中五毕业后加入第13期TVB艺员训练班后入行,但初初都是跑龙套。最后,她在2012年凭《名媛望族》“康子君”一角夺得“最佳女主角”过程历经13年。
胡定欣加入TVB艺员训练班第18期艺员训练班,尚未毕业TVB艺员训练班第18期艺员训练班就被监制潘嘉德点拍《冲上云霄》饰演马德钟的妹妹凌卓芝一角,后成为TVB旗下艺人。之后再凭《城寨英雄》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6》所夺得的视后,更为第二位女演员蝉联视后宝座。
唐诗咏于2003年加入TVB,首部剧集是青春剧《当四叶草碰上剑尖时》。2017年在剧集《不懂撒娇的女人》中饰演“凌禹勤”一角,夺得《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7》“最佳女主角”殊荣,过程同样历经14年。
李佳芯在2012年由有线电视正式转投TVB,直到2014年开始拍剧。之后,她凭剧集《BB来了》剧集《BB来了》,过程历经6年。

请回答TVB1997关咏荷夺视后佘诗曼季军逆袭古天乐逐渐变黑

佘诗曼从“TVB”一姐,到“最狠女人”,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佘诗曼的教科书版的演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而磨练出来的。

1、从平民女孩,到港姐季军

1997年于香港而言是划时代的一年,而这一年也是佘诗曼的“人生转折年”。

当时,22岁的佘诗曼刚从瑞士大学毕业,她原本计划找一份酒店管理的工作,但母亲却觉得她比较适合当演员,并建议她参加当年的“香港小姐”比赛。

历界港姐比赛都有穿泳装走秀的环节,对于这一点佘诗曼有些迟疑,但自小乖巧懂事的她,还是不愿意违背妈妈的意愿,最后乖乖地报了名。

参加香港小姐比赛的人都有着超高的颜值,五官平平的佘诗曼站在人群里并不突出,不过,当年正值香港回归,港姐比赛特别设定了一个“古装”展示的环节,五官并不惊艳的佘诗曼却凭借古装惊艳了不少人,最后,摘得了97年港姐比赛的季军。

很多人去参加港姐比赛是为了一朝成名,而当时的佘诗曼却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最后却取得了让人意外的成绩。

人生就是如此,越刻意追求的东西往往离你越远,而无心的行为,反而更容易成全你。

2、从不被看好,到逆袭成功,努力终于没有被辜负

获得季军的佘诗曼成功地签约了香港的造星工厂TVB,但1997年TVB却是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前有一姐关咏荷,后有以萱萱、蔡少飞、郭可盈、陈慧珊等为主的四大花旦,要想在这样一群人中脱颖而出,可谓难上加难,但佘诗曼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TVB史上首位双料影后,风光无限。

签约TVB的第二年,佘诗曼就得到了独挑大梁的机会,出演《雪山飞狐》里的女主角苗若兰,可见当时TVB对她也是极为重视,然而,非科班出身的佘诗曼并没有因为这个角色而一夜成名,相反,电视剧播出后,骂声一片。

一时间,演技稚嫩、声音发嗲等等负面评价全都抛向了刚刚出道的佘诗曼,更有媒体说,她根本就不适合演戏,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佘诗曼很难过,后来她说:“那时我确实不知道什么时演戏,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但我却很在乎别人的看法,觉得不开心。”

虽然伤心、难过,但骨子里不服输的佘诗曼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虽然容颜无法改变,但演技和声音是可以磨练的。

为了改变自己的声音,她连续两年坚持天天读报,只要不工作就窝在家里看经典影片,琢磨别人的演技。

岁月从不会辜负一个努力的人,比如佘诗曼,经过两年的磨练,佘诗曼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2000年,佘诗曼携手张智霖出演《澳门街》,在剧中饰演女一号“祝君好”,她将那个伶牙俐齿的角色 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部戏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好评如潮。

这之后,TVB更加注意培养佘诗曼,她也得到了更多的角色,她是《倚天屠龙记》里心狠手辣的赵敏、《酒是故乡醇》里个性刚强的黎顺风、《洗冤录2》里为人正公的“猪肉丸”,《帝王华》里心地善良的长平公主,每一部戏她都没有让观众失望,演技越发成熟,可圈可点。

而真正让佘诗曼爆发的还是2004年那部宫斗大戏《金枝欲孽》,剧中“尔淳”一角十分抢眼,无论是“默默隐忍”的瞬间还是“骄纵跋扈”的表情控,佘诗曼都收放自如,在这部戏里,佘诗曼的演技可以说达到了质的飞跃。

2006年更是属于佘诗曼的,她在《凤凰四重奏》里一人分饰四角,如此高难度的角色,佘诗曼的演技却一点没差事儿,最后力压群芳,一口气连夺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最佳女主角”和“我最爱电视女主角”奖项,成为“首位双料影后”。

然而,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的光鲜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成功从来都只属于那些肯和自己死磕的人。

3、努力才会铸造传奇

成名后得佘诗曼不止一次地讲过:“演员就像烟花,短暂而迷人,想要延续色彩,要靠自己也要靠命运。”

非科班出身却成功挤进娱乐圈,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但那些让人望尘莫及的成绩却不得不说是努力的结果。

在TVB,佘诗曼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平均一年拍100 集戏,多的时候一年拍200集,一天工作20小时更是常有的事,一天之内跑不同的剧组饰演不同年代的人物也是工作的常态。

有些人成名后便不再那么拼命,但佘诗曼不同,对于演戏她不但热爱还有敬畏之心,她不但敬业而且还有一种“搏命”的精神。

在拍摄《火舞黄沙》的时候,佘诗曼不小心90度扑街以致下巴受伤,满嘴是血,还咬断了一点舌头,到现在下巴上还留有伤痕,后来再提起那段经历时,佘诗曼也只是微微一笑,说“我很满足”。

香港自媒体人查小欣形容佘诗曼是“风中劲草”,在竞争十分残酷的TVB,佘诗曼凭借一股拼劲,坐上了一姐的宝座。

佘诗曼在荧幕上的她,举手投足间都是戏,完全符合“老戏骨”的赞誉。

回看和佘诗曼一同出道的女艺人,多数都已淡出了荧屏,但佘诗曼从未离去,她还在努力超越自己。

从一开始的被全民diss,到后来的双料影后,再到后来的转战内地的水土不服,再到如今的惊艳荧屏,佘诗曼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演绎时代,她才是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sanjia.com/artdetail-12864.html
 推荐视频

幻术大师:盒中的杰克[电影解说]

艾伦·戴维斯 卡罗琳·昆汀 约翰·布鲁塞尔

套装[电影解说]

马克·里朗斯 佐伊·达奇 迪伦·奥布莱恩 强尼·弗林 妮基·阿姆卡-伯德 西蒙·拉塞尔·比尔 乔纳森·麦克莱恩 阿伦·梅迪扎德 Chiedu Agborh Michal Forejtek Scoop Wasserstein Michael Addo Steve Chatfield John Gumley-Mason Ryan Hall

时间机器[电影解说]

盖·皮尔斯 萨曼莎·穆巴 马克·阿蒂 西耶娜·盖尔利 Laura Kirk

掩耳盗邻 第一季

乔恩·哈姆   阿曼达·皮特   奥利维亚·穆恩   李勋   伊莎贝尔·格雷夫特   莉娜·霍尔   马克·托尔曼   多诺万·可兰   安娜·奥斯奥拉   马修·劳奇   Miriam Silverman   詹妮弗·马奇   丽贝卡·纳奥米·琼斯   乔丹·盖尔伯   马努·纳拉延

史前世界

Bray Poor 内尔·斯杜克

蝴蝶[电影解说]

米歇尔·塞罗尔 柯莱儿·布翁尼许 娜德·蒂约 奥黛丽·玛丽奥 弗朗索瓦·米肖 海伦·伊利 伊蒂格·斯特凡

杀破狼·贪狼[电影解说]

古天乐 吴樾 托尼·贾 林家栋 高战 郑雪儿 卢惠光 蔡洁 陈汉娜 维他亚·潘斯林加姆 索姆波布·本贾蒂库尔 斯拉潘·瓦塔纳金达

我的名字叫可汗[电影解说]

沙鲁克·汗 卡卓儿 肖恩·哈珀 Christopher B. Duncan Carl Marino Steffany Huckaby Jennifer Echols Harmony Blossom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