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看到50集,讲完了两段高潮故事。
第一段,嬴子楚归国上位。
第二段,嫪毐叛乱。
这两段比嬴政上位更好看,为什么呢?
第一,秦庄襄王在诸多影视剧里都是潦草带过,只有辛柏青的塑造的嬴异人接近史实——他是一位承上启下、不容忽略的王。
这两段故事中,吕不韦一直是配角,并且两段故事过后,他直接下线了。
可是,段奕宏最后这场戏却把我演哭了。
《大秦赋》上线以来,段奕宏演技一直有负评:
“吕不韦总跟没睡醒一样,看着不精神。”
“段把吕不韦演得太LOW了,哪有一点点商贾巨头风范!”
“段奕宏表演用力过猛。”
“段奕宏的吕不韦真心不咋地,演不出那种气势,没有大秦丞相的威仪。”
段奕宏的吕不韦真的不好吗?今个美人想给老段平个反!
最高光时刻收官,帧帧完美其实对老段的吕不韦,我也是后知后觉。
一直到49集,嬴政亲自下诏令他回封地,才GET到。
只见已经老迈半退休的吕不韦,提溜着衣服,一路小跑到大王面前跪下。
大王没说啥,他已经说:
我懂。我离开,你才能安心处理国政。
首先那一路小跑感动到我了。
丞相之位已退,嫪毐叛乱中他又有守护咸阳之功,以他的算盘脑袋,应该可以算出,自己安全了。
他这么卑微,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给大王看的,那是他内心的慎独,是对大秦执政者的支持。
在他离开咸阳之前,他兑现了承诺,他“带的货”要送一份精装版给他最爱的大王,熬十几宿为大王抄写《吕氏春秋》,这是他当年吹过的牛。
他还写了最后一份奏书,揣在袖子里,儿子奉劝说:
别再操心了!你不是丞相了,给了人家也不会听你的了。
段奕宏的眼睛眨巴眨巴又把奏折揣回去。
出城的路上,咸阳百姓无言相送,是啊!对于这个让大秦徒增良田百亩,让粮草民生更加殷实的丞相离开咸阳,百姓不懂发生了什么,也无法评价,但他们关注他,目送他。
吕不韦竟然满足了:
“秦人如此待我,值了!”
城外,百官相送,他和老伙计姚贾感慨了一番、接受了王绾一拜、谢过阳泉君这个贵人,也喝了蒙骜的儿子蒙武敬的酒。
看到李斯那刻,他眼睛亮了!为什么?因为他袖子里的奏折有去处了。
他就像一个送儿子远行的唠叨的老人,反复跟李斯交待,哪几件事是重要的。
告别仪式尾声,大王命宫人带公子扶苏来给仲父送行了。
吕不韦向扶苏挤鬼脸,把哭了的扶苏逗得不哭了,那一刻,我的泪却流出来了。
当年,他也这么逗过大王吧!然后,看着大王不再为一个苹果哭闹;看着大王玩剑到佩剑,长到像他那么高;向他请教东出策略;最后设计他逐他出城……
人生啊,就如天道般无情。一老一小,一个从激流退下,另一个却要长大奔向下个激流。
吕不韦没有流泪,他收住情绪,告别众人而去。
他的脚步明显比年轻时候蹒跚了,一开始在抑制情绪。
走着走着眼睛就被泪盈满了,可眼神依旧坚定!
这一别就是永恒!他吕不韦已走下历史舞台,他一生鞠躬尽瘁也好机关算尽也好,大忠也好大奸也好,此刻已成定局,任由后人评说!
也许此刻,正向他逗婴儿一样,他在内心对自己说:别哭。也许此刻,他还在回忆着秦人夹道相送:这一生,值了!段奕宏这个配角,在最高光时刻完美收官,十分钟的戏,可以说帧帧完美。
的确,一开始段奕宏有点猥琐,甚至还有龙文章的影子,可当你看到这,再如秦王回切回忆镜头那样,回想他过往的每一个关键环节的演技,人物性格都是连贯的,表现都像秦弩一样精准。
过往的表现似乎总是神经兮兮、蓄势待发,到这儿,吕不韦才真的“严肃”了一把!
所以原来在这儿等着,段奕宏是有谋筹的!原来这就叫不拘一格!
段奕宏绝对说得上是《大秦赋》演技担当,这部剧没他估计评分更掉底了。
四说段奕宏的吕不韦为何精准不服?那姑且咱们再来深论下,深度剖析段奕宏演绎的吕不韦是否优秀。
首先说,为什么在送别时,蒙武要说:“相邦,这杯酒替先父敬你。”
蒙武的先父是蒙骜大将军,如果没有吕不韦放权蒙骜,蒙家两代是没有机会为国尽忠的。
历史上,吕不韦在军事地理位置上切断六国平衡,这个军事策略主要是由蒙家军、李信、张骞等大将执行的。
知蒙骜者,吕不韦也!正因如此,在蒙骜去世时,吕不韦探视时才从容地微笑,因为他知道,蒙骜已完成一生所愿。
当蒙武敬吕不韦的时候,吕不韦挡住他的手说,敬上将军在天之灵,敬蒙氏代代忠良。
这说明,吕不韦在告诉蒙武:甭谢我,蒙家的军功是你父亲立下的,我只是一个桥梁,我也相信,未来你小子也不会差!
这个卸任相邦心里还装着大秦的今后啊!
姚贾敬吕不韦时,语气亲热:
“相邦执策,姚贾破交,得遇相邦乃姚贾今生之大幸也!”
姚贾说的不夸张!历史上,这厮原就是个魏国监门卒,还当过小偷,被韩非子称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是吕不韦,发现了他的才华,让他搞外交反间。
对于姚贾的“表白”,老段轻松地笑笑,那是一个不嫉才、不妒能的领导才有的笑容,吕不韦的笑把“惜才之心”演活了。
送行的人当中,大部分是外客,这是因为吕不韦知人善任。他在任期间,用过文臣甘罗、姚贾、李斯,武将用过蒙骜、李信等。这些人才,让大秦无论东出还是发展经济都无后顾之忧。
其次,说说李斯为何一直向吕不韦拱手。
说是尊敬,美人是不相信这厮会有多少尊敬,说是羞愧还差不多。吕不韦一直礼贤下士,聚天下能人于大秦,他李斯也是吕不韦在稷下学宫挖来的。
在明知李斯“才胜于己”之时,吕不韦依然把他引荐给大王。明知李斯两面三刀在设计自己,吕不韦虽有恼怒,但也未对李斯下绊。也就是说,吕不韦一直对李斯是“实诚”的,而李斯对吕不韦一直是欺瞒的。
就是这么欺瞒,吕不韦依然懂得信人为贤,他赞扬李斯是大才,向他拜托秦国和大王。当然,他的拜托改变不了李斯的人品。
再说久远一点,十几集的时候,段奕宏曾因镳公“砍下三万个敌人脑袋”,有违新律,而让他回家种地了(名字记不起来了)。
这也呼应史实,因为吕不韦曾立法取消削首记功(这是全世界较早的战争人道主义
),而改为以“夺地立军功”。
“大王试想,杀尽六国之民,唯剩空城、田地,又有何用啊!”
这种严肃军纪、杜绝不必要的杀戮的方法,让大秦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屠城,不扰民,不伤民,从而得到民心。
段奕宏在演这一段的时候,杀伐果决,商人之气已然尽脱!
最后说说,吕不韦和赵姬的对手戏。
在送嫪毐入宫前,段奕宏和朱珠有过几场让人看不懂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微妙的戏。
比如见赵姬担心政儿操心的事过多,他说:
“这当王的,怎能没有烦恼呢!嗯?”
这段,吕不韦有点哄着朱珠的意思,段奕宏那眉眼演出了和“老情人”之间的暧昧感。
但后来他发现朱珠真要来真格的,他就拒绝了。
后期,朱珠说话总是语带挑逗,但段奕宏却变得谨小慎微,尽量躲避赵姬的眼神和触碰,好像赵姬一撩他,一二三他就变成了木头人。
这里段奕宏的表达也是精确的。
据史料记载,此时大势已定,赵姬放松了警惕,一方面她想找吕不韦做她和政儿的靠山,另一方面深闺寂寞,所以想和他恢复不正当男女关系。
可是吕不韦却不想,因为他没有嫪毐那么蠢,他是个专业职业经理人,不可以和董事长的有不正当关系:
一来会失去总经理嬴政信任,二来面临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总之政治风险极大。
但无疑,赵姬对他也是有吸引力的,所以他才表现出那一份谨小慎微,保持住二人之间的合理距离的尴尬模样。
只在最后,赵姬决定跟嫪毐一起叛乱时,他才着急地抓住了赵姬的手腕,企图提示她不要走这一步险棋。
所以,吕不韦还是有底线的,把赵姬献给嬴异人的时候,他应该就没有再碰过她。
从以上四点看,段奕宏的吕不韦表演比较精准,至少可给个8分以上。
不重法度重激情的表演风格段奕宏的演技风评随着下线有所好转,
为何一开始受差评,后期受好评?
这就像杜甫的诗好模仿,而李白的诗不好模仿。米芾的字好学成,苏东坡的字不好学一样。
因为前者都重法度,法度是可以学到的。而后者激情飞扬的东西特别多,这是学不到的。
段奕宏的表演方法就是如此,看他以前的袁朗、龙文章就可以看出,他对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宏观的设计的,宏观设计之下,仔细推敲每一个执行方案。
他的表演往往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比如那个经典表情包,和下线前那深情的一汪泪。
这一点在“段奕宏把握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大秦赋》当中,政儿未写那一封著名的“诛心之信”,也就是把仲父从封地赶到蜀地。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迁处蜀。”
可能因为张鲁一的嬴政形象是偏文艺的。历史上,吕不韦接到这封信后就饮鸩自尽了。
对大秦付出一生的他受不了这样的“诛心之刑”啊!(历史上的此信真是秦王所写?还是李斯赵高所为?不得而知。)
在《大秦赋》当中嬴政与吕不韦的君臣父子情,还是被正了名、盖了章的。
吕不韦出城,政儿在城墙上回忆了吕不韦对他影响至关重大的几个瞬间:
一个是他怀疑吕不韦如此对他,是因为自己是吕不韦之子。所以威逼加试探,甚至说出“我愿意跟你一起离开秦国,愿意跟你浪迹天涯”这样的荒唐台词。
吕不韦对嬴政的回答是:
“你是秦王的儿子,孝文王的孙子,昭昭襄王的曾孙,大秦的后裔。”
吕不韦估计心里是好气又好笑啊,所以段奕宏是红了眼在喊,但说到最后,自己嘴角有丝笑意。
同为“资深淋雨人士”,段奕宏给张鲁一打鸡血那一段眼神戏也非常好,他告诉嬴政:
“东方的六国,迟早是你的!这样的机会,古往今来,没起个人能遇到。只要你自己决心把握这个机会,无人能阻挡,我和拥戴你的臣子,才能帮你!”
细看段奕宏的眼神,“老父亲的慈爱”还在,但更多的是宏图大志,大义和对王的忠诚。
历史上,在秦最危难之际,吕不韦一次次力挽大厦于将倾,他一步一步将异人这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一路培养到秦王高位,又将异人的下一代扶上帝位。
剧中,段奕宏曾是一个谋国的商人,但当他真正成为丞相那一刻,就真的成为了心系天下的丞相!
段奕宏的吕不韦,给了政儿一个最好最强的大秦,也给了观众一个励精图治的吕相!
《大秦赋》首播便口碑爆棚,实力演员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怎么样?
继《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崛起》,时隔多年《大秦赋》终于与观众见面了。《大秦赋》由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邬君梅等多位实力派演员助阵,演员阵容足够豪华,但不得不说的是《大秦赋》是近年来少有的无需以演员阵容为噱头就热度极高的作品。
剧情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
吕不韦的扮演者是段奕宏,段奕宏的标签一直是硬汉,留着胡子,有点糙。 段奕宏扮演过很多正面角色,《士兵突击》里年轻气盛的队长袁朗,《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热血又深情的龙文章。
段奕宏所扮演的“吕不韦”身上有二分商人的奸滑,三分思想家的头脑,五分政治家的谋略,帮助质子逃离邯郸,
作为商人却视钱财为身外之物,可见吕不韦是一位大智慧的角色,帮助质子逃回秦国后,吕不韦再度帮助质子成了华阳夫人(芈月的嫡系)的养子,背靠这座大靠山,质子的身份地位瞬间高了几个段位,深知华阳夫人是楚人思乡,吕不韦又让质子吹起了楚人音律来博得华阳夫人的好感。
段奕宏能出演吕不韦,是一个大惊喜。
段奕宏扮演的“吕不韦”,眼神和言辞的交错汇变,表现出了吕不韦在从政方面的超高天赋,就连喝水时的眼神满满的都是戏,值得观众去仔细揣摩。
《大秦赋》中演员的服化道具以及剧情走向都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真实容貌,细节把控尤为精准,从演员服饰到演员发髻再到所执兵器,人物形象刻画的相当逼真,仿佛让观众看到了“复活”的兵马俑。
段奕宏出演《大秦赋》中的吕不韦,这一角色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形象?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这种人要口才出众,自己就是自己谋划的贯彻实施者。
段奕宏饰演的这一版吕不韦,既有“奸商”的一面,比如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后去世,关上房门后他掩藏不住的窃喜;但他更有政治家的胸怀与格局,与嬴异人之间亦有知己般的情深义重。英雄惺惺相惜、携手奋发图强的戏剧看点,颇为清晰,这也符合一部历史大剧慷慨激扬的气度。
剧中,段老师的表演依然保持一贯高水准,非常细腻有层次,情绪的推进让你能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复杂和变化,表演非常有张力,吸引着你的情绪一直跟着他走,边看边让人忍不住击节叫好。
从前几集来看,制作比前三部更精良,战争场面是近些年国产影视剧中最好的,人物造型细节也很考究,秦国将士活脱脱兵马俑再世,这都值五星。 主要人物、剧情都是按历史走的,便是历史正剧。
大秦帝国从08年黑色裂变开始到今天是第12个年头了,作为一部史诗巨作很还原历史的景象真的很好,从开局就是邯郸之战剧组用心了很多年没有看到这么真实的历史攻城画面了,群演们也很尽心尽力还有亮点展示了秦军方阵当时的阵战场面,每个秦军都极大的还原了兵马俑的形象。大秦帝国系列剧在将大秦一统天下的历史影视化呈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视剧内容的文化属性,借精彩的剧情和宏大的场面传播历史知识,既有意思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