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 见习记者罗石芊
9月14日21时14分,刘冬的微信收到一条新闻链接。
链接是夫人“小猪妈咪”发过来的,还打了“解封了”三个字,告诉他成都一批主城区解封的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来自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022年第11号)通告,刘冬服务的锦江区,以及双流区,成都高新区(除芳草街街道)等区域,自2022年9月15日12时起,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好消息抵达的时刻,刘冬并没闲着。直到5分钟后,他才有空回夫人信息,“好多店铺还不能开门哒。”
夫人又问他,“你好久回来呢?”
刘冬回答,“还要继续一阵哈!”
刘冬和夫人的微信对话
从中秋节那天起,刘冬所在的成都市锦江区纪委监委会同锦江区行政审批局派出工作人员下沉街道和社区。当天,刘冬带领另外14名队员,驻扎在牛市口街道办事处得胜街社区。由于他的这支队伍有13名女队员,因此,又被称为“娘子军”。
刘冬和他带领的“娘子军”
他和他的团队奋战在一线,他的这个家庭,分散在成都市锦江、武侯和高新三个区:父母住在另外一个小区,家里由妻子和马上要中考的女儿留守。
“啃着面包,喝着牛奶,就这样过了一个特别的中秋。”刘冬说,以往,都是父母和他们欢聚一堂,吃月饼、享天伦之乐。
刘冬的中秋餐
在社区,面对群众,维持小区秩序,需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还要搭建应急救灾帐篷、协助转运快递外卖、搬运好多物资等,刘冬和他的“战友”们总是处于忙碌的状态,记性也变得差了起来。他解释,“以前记性也不至于这么差,可能是这两天透支太多。”
刘冬在社区服务
不管多忙,不管多累,他们都不喊苦喊累,他们盼望着成都早日解封。
今天晚上,成都市的一纸通告,让刘冬和他的铁娘子军们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他特别想对服务辖区的社区居民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他们的大力支持。“重现人间烟火气,是我们成都人民最大的心愿。”
刘冬给辖区居民写下感谢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怎么看土耳其遇到真真的对手,库尔德娘子军:直到一兵一卒?
库尔德娘子军自上世纪90年代就拿起了武器,加入了工人党并开展与土耳其境内的自治权利而勇猛的战斗。
这支娘子军有着自己的纪律,她们必须禁欲、不准淡恋爱有”战斗师太”的美称。同时,库尔德娘子军也为争取女权主义的地位而英勇奋斗。无独有偶,叙利亚库尔德境内也迅速组建起了库尔德娘子军。在叙利亚库尔德领导人的鼓励下迅速壮大。此后,由于她们的卓著事迹因而也受到了库尔德领导人的鼓励。
今年初,土耳其发动了对叙利亚库尔德族阿夫林地区的进攻;其中发生了两起库尔德娘子军的惨案,引发了网络的关注。其中有一位英国姑娘安娜.坎贝尔听闻了库尔德娘子军奋勇抗击极端组织的事迹,倍受鼓舞;3月15日毅然放弃了工作加入进了这支队伍,在一次执行抵抗土耳其军队进攻时不幸被火箭弹击中而牺牲。而另一起惨案则在早些时候,发现一具疑似被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所肢解,同时有拍摄的照片上传,一度引发网络的关注,引起世界舆论的哗然。
叙利亚库尔德娘子军是一支勇猛的军队,由于库尔德领导人的鼓励,当前已占库尔德武装组织40%的战斗力量。她们不怕牺牲而顽强的战斗精神往往被世界所认可。有一次,一位娘子军姑娘在对抗土耳其的坦克时,生生抱着炸弹与土耳其的坦克共存亡。...
库尔德娘子军中也不乏智谋的高级领导人,甚至有些女战士还担任了男战部队的指挥官。
以当前土耳其与库尔德的战争,我们拚弃其谁是正义和非正义不论。最起码,这支娘子军组织起始于抗击极端组织而产生的。她们的原始思想是在保卫着自身民族的安全!我们应该为她们的英雄精神而称颂!
疫情期间,有哪些让你“鼻头一酸”的感动瞬间?
面对突然卷土重来的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却有无数暖心又让人“鼻头一酸”的瞬间给我们深深的力量。
最近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人能驼起一栋楼的伙食,他们就是特殊时期依旧坚持给大家送粮食的送菜小哥。小区封闭后,大家都开始线上买菜,买菜的人很难买到菜,同样难的还有送菜小哥。他们的车上放着大堆的食材,他们不顾疫情的风险,靠着一辆助力车,穿梭在城市的各大小区、各个角落,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冒着风险,既要养家糊口,又要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份工作不论尊卑,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特别是疫情期间,这样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自己接触感染的风险,同时自己忙碌的身影与停滞的居民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鼻头一酸。默默地祝福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平平安安,注意休息。
疫情期间,有些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会在自己的防疫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方便同伴相认,还有的会写上自己的小愿望。在众多愿望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想回家”,看到这些奋战在一线,不分昼夜的白衣天使,再看到他们最简单真挚的愿望时,真的觉得鼻头一酸。他们因为工作,舍小家保大家,每一次出发都是将家庭抛在身后,家里有人等他,但是他们不得不放下家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雪中送碳,疫情送菜”。疫情隔离期间不好买菜,上海一对老夫妇,把自家菜园里的菜摘下来送给没买到菜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邻里间多了些好似亲人一般的感觉。
这些菜平常看来并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但是在疫情严重,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别人的慷慨相助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在疫情这样的考验中,通过这些细节来看到邻里之间的帮助和真心,觉得心里很温暖。
疫情封闭下,很多人坚守在岗位,为更多的人守护平安、提供帮助。唯有这些暖心的瞬间给人力量,这些暖心的善举让我们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作为上海疫情的亲历者,你感受过哪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我是一个在上海被隔离了十几天的外地打工仔,具体十几天我也忘了,全面封控之前我就被隔离了。先说说上海目前的现状吧~本上各小区街道全部封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出入的小区。每天抗原自检,援护医疗队昨天抵达上海,还有来自部队的卫勤官兵,今天全是全员核酸。
在这里向全体援沪的医护人员致敬,谢谢你们……
下面根据本人了解的情况,就网上热议的话题说一说吧~
1.全国各地捐献的物资优先发放上海户口居民
这个问题原则上不存在,因为朋友圈很多外地朋友收到菜,而且还很丰盛。但是这仅仅原则上不存在,不排除个别居委会优先上海户口居民发放,而且我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收到政府发的物资,没有收到物资的还有很多很多人。我认为这个看运气吧,但是这个运气掌握在谁手里我就真的不清楚了。这些捐赠物资具体怎么分配,怎么调拨的也没有官方渠道进行说明和报道。关于这件事我倒是看的开,收到了说明我运气好,感谢政府,感谢党。没收到也没必要仇视其他人,没必要,因为那些本来就不属于你嘛~还是靠自己搞点吃的比较靠谱。
2.关于买菜吃饭的现状
现在据我所知能买菜的渠道有:
美团买菜:每天早上六点开抢(两分钟就没了,而且网络极其卡顿,一般很难买到),今天发现有政府民生菜包,29.9元五斤(各种常用蔬菜,还是很丰富的)。
叮咚买菜:早上六点开抢,具体情况同美团买菜一样。
每日优鲜: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开抢,具体情况同上。
盒马生鲜:渠道正在建设中,盒马开通了社区团购,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具体能不能买到还不知道。
居委会:对,你没看错,昨天从居委会买了政府的民生菜包,三十块钱一包(白萝卜、洋葱、土豆、包菜、小青菜总共五斤左右) 不过这个不是每天都有。
朋友圈:对,你没看错,我的朋友圈里真的有卖菜的。不过真的很贵,170元10斤菜,另外比较远的地方加收30元配送费。不知道他们怎么来的渠道,不知道他们怎么能配送的。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来应该是配送人员比较少。
其他渠道:今天早上抢菜的时候发现一个蔬菜卖场开门了,有少量蔬菜和大米。但很贵,而且是单种蔬菜的批发,十斤起,我就没买,中午在看的时候就关门了。之前听说有人跑道盒马自提点去买东西,这我不清楚真假。总结一句话,买菜这个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关于吃饭这个事,能做饭的一般饿不死,不能做饭的就很麻烦了,因为你得吃泡面呀,吃速食呀,关键是你买不到呀,我还没遇见过这种人,他们怎么生存的我还真不清楚。
目前我是一个小锅可以煮面还有一个电饭煲可以煮粥喝米饭,另外一个室友老大哥(跟我爸年纪差不多了)很照顾我,他那里可以炒菜,每次做肉我都喊我去吃,真的非常感动,这位大哥是山东人(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下),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遇到这么好的人真的很幸运。谢谢你…
3.阳性患者医疗救治问题
这个我们小区目前阳性患者怎么安置目前还不清楚,这个只能通过新闻报道去了解情况。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看到朋友圈有些居委会发通知不及时,发现阳性患者没能及时通知业主的现象。还有阳性患者在马路上等120到深夜的现象,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但是方舱医院已经建好,马上就能使用,大概容纳15000名患者。
4.上海封控期间的负面新闻
这种新闻太多了,有抨击张宏文的,有吐槽政府管理体系的,有志愿者和业主冲突的等等吧~面对这些我只想说,没有人愿意看到上海这个样子,大家都想疫情早点过去,希望大家冷静一下,相互体谅一下,团结起来,共同度过这次难关。
总之目前上海的情况真的不是很好,不过在朋友圈里有人看到有飞机从头顶飞过,这是运20落地了虹桥机场,是人民的子弟兵来支援上海了,还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援沪医疗团队,还有很多援沪的生活物资,不仅仅这些,上海背后还有中国,真的谢谢你们,谢谢…